在市場調查中,新華保險發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的養老隱性問題將顯性化。解決農村人口養老問題將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重要任務。在目前廣大的農村地區,家庭養老、土地養老、社會保險養老三種模式是基本的養老保障方式,而新華保險養老險則是一種新的選擇。
單就新華保險的渠道而言,市場環境的日新月異和市場的不斷細化,使消費者原有的渠道已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同時老齡化人口的購買動機更趨于理性,方便、快捷、高性價比成為他們選購商品的判斷依據。在這方面,新華保險做的很好。
擬布局養老和健康產業,布局新一輪高增長
近期,公司發布2014-2016年戰略規劃,提出“以客戶為中心,抓住城鎮化和老齡化兩大歷史機遇,堅持現有業務持續穩定增長、堅持變革創新、堅持價值和回歸保險本原,力爭成為中國最優秀的以全方位壽險業務為核心的金融服務集團”。
廣義上的金融服務,是指整個金融業發揮其多種功能以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具體來說,金融服務是指金融機構通過開展業務活動為客戶提供包括融資投資、儲蓄、信貸、結算、證券買賣、商業保險和金融信息咨詢等多方面的服務。增強金融服務意識,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對于加快推進我國的現代金融制度建設,改進金融機構經營管理,增強金融業競爭力,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戰略明細,公司披露,擬融資約200億元,充實資本金、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并積極布局養老和健康產業。我們認為,如果融資順利,公司償付能力指標不僅可以支撐現有業務進一步快速增長,而且切入到市場空間巨大的養老和健康產業,推動公司進入新一輪增長軌道。
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低點,高成長溢價蕩然無存
由于高增長與小盤溢價,新華保險上市之初較于同行享有20%-50%的估值溢價,其估值水平在2012年4-6月份達到高峰,內含價值倍數(P/EV)接近2。隨后股債雙殺,估值水平于2012年12月初達到階段性低點。2013年2月份以來,新華估值水平更是一路走低。
我們認為,公司作為純壽險標的,最為受益行業改善,估值水平應當高于同行,且公司總市值和流通市值最小。
壽險行業重新站在向上大周期起點
保險費多少是根據保險金額、保險費率、保險期限、保險人的年齡職業等因素計算決定的。
通常保險合同上會載明保險費的數額并明確支付方式。保險金額高,保險期限長,那么,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就越多。
保費恢復性增長&業務結構優化
保險產品是一種長期消費品,隨著收入水平和保障意識的提升,保費增長具有一定連續性和穩定性。自上世紀80年代保險業復業以來,由于基數低,保費收入長期呈高增長態勢,至2010年平均約2倍于名義GDP增速。盡管2011年因銀保收緊導致全行業首次出現負增長,以致看衰之聲自此不時出現,但我們認為保險行業的自然增長屬性會使得行業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上。而且,我們認為,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大額賠付期遠未到來的中國保險業仍有很長時間的甜蜜期。
面對銀保收縮的壓力,保險公司開始在渠道多元化上積極應對。首先是加大個險銷售力度,各保險公司開始更加注重保險營銷員隊伍的建設和擴大,在人員招募和留存上推出更多有吸引力的政策。其次是大力拓展電話和互聯網等新型營銷渠道,自建電子商務公司或與淘寶等互聯網公司合作在業內已經蔚然成風。另外,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延遲退休計劃、個稅遞延型壽險等背景和政策預期,也令保險業的外部環境正在改善。
在諸多因素作用下,保險行業保費2012年來逐步回升,2012和2013年增速分別為4%和8%,2014Q1,壽險總保費更是同比增長44%。
更為重要的是,保費結構顯著優化。一方面,個險占比提升,銀保占比下降;另一方面,期繳率持續上升,5年期以上的保單占新保單的比重持續上升。
受益優先股和大類資產比例監管,投資收益率有望持續提升至于6.35%
2012年底以來,保險投資端深刻變化正在發生,投資束縛基本放開、高收益品種層出不窮。1)投資范圍大幅拓寬,新增股指期貨、金融衍生產品、海外投資、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等等。2)大類資產比例監管政策出臺。2014年2月,保監會下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規定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其他金融資產、境外投資的賬面余額占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監管比例分別不高于30%、30%、25%、15%。3)優先股出臺在即,我們預計股息率6-9%,存量規模大,是保險等機構投資者極佳配置標的。4)利率市場化進程推進,全社會利率水平將維持高位,利好保險固息類收入。
在上述利好因素作用下,保險投資出現積極變化:
一是資產配置結構不斷優化,呈現“一降二快三多”的局面。“一降”,是指債券和銀行存款穩中有降,2013年末占比為72.8%,與2012年的78.8%、2011年的79%相比,下降態勢明顯;“兩快”,是指高收益企業債投資和另類投資增長較快,2013年末企業債同比增長26%,股權同比增長87%,不動產同比增長90%,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同比增長109%;“三多”,是指配置結構更加多元,長久期資產更多,創新產品更多。
二是投資收益率創四年來最好水平。在2013年股市債市雙雙下跌的形勢下,2013年保險資金運用累計收益3658億元,比2012年增加1573億元,增長75.4%;從投資收益率看,2013年末投資收益率為5.04%,比2012年增加1.69個百分點,創4年來最好水平,2014年一季度進一步提升至約5.1%。
我們認為,投資收益率的回升還僅僅是個開始,一方面,由于保險資產配置的長周期,利率水平的高企反映到投資收益率上存在一定滯后效應,另一方面,資產結構的調整才剛剛開始,高收益資產的配置空間較大。綜合來看,保險投資收益率的提升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未來5年內有望上升至6.35%,全面提升內含價值30%以上,詳情可參見《為什么優先股是保險業價值重估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