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 10 月 23 日,喬布斯向世人介紹了傳奇性產品——第一代 iPod,提供付費下載音樂服務的 iTunes Music Store 也在 2003 年 4 月開張,此后銷售一路長紅(直到去年為止),2008 年擠身全美最大的音樂商店,2010 年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商店。喬布斯相信人們會想要“擁有”喜愛的音樂。Walter Isaacson 在《喬布斯傳》是這樣寫的:“他相信一般人與自己喜愛的音樂會產生一種感情連結,他們會想要擁有滾石樂隊的 《Sympathy for the Devil》,Bob Dylan的 《Shelter From the Storm》,而非只是租來聽。他告訴 《滾石雜志》記者Jeff Goodell,“就算把石玫瑰搖滾樂團的復出之作《Second Coming》放上去,音樂訂閱服務也未必能成功。”
上述 《滾石》 的采訪時間點是 2003 年,喬布斯說的沒錯,那時一些公司,例如 SONY,偏愛的“訂閱下載“模式不會成功,但是他可能沒有想到,幾年之后挑戰 iTunes Store 的,卻是另一種訂閱模式——流媒體(streaming)。而且,就在喬布斯接受 《滾石》 采訪的前一年,有一家小公司已經把未來的希望都賭在了流媒體音樂上,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Sonos。
Sonos 并不是 Pandora 或 Spotify 這類提供流媒體音樂服務的公司,而是一家靠著銷售硬件賺錢的公司,他們生產的是無線智能音響。
為流媒體音樂而生的 Sonos
Sonos 的產品主要是家用 Wi-Fi 智能音響系統——他們稱自己是“Wireless HiFi”。Sonos 在設計上力求簡潔,許多用戶或是網絡的評測文章都會提到一個特色:安裝與設置都非常簡單——將 Sonos 音響接上電源,連上網絡,就可以開始播放音樂了。
與其他同類型的產品一樣,Sonos 可通過Wi-Fi播放計算機或手機中下載的本地音樂。不過 Sonos 的主要特色在于能夠“直接”播放包括 Spotify、Pandora、SoundCloud和TuneIn 等在內流媒體音樂服務或網絡電臺,在中國則是與QQ 音樂、豆瓣 FM、多米音樂、蝦米音樂、網 易云音樂、和庫客音樂等的國內流行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商合作, Sonos 用戶甚至可以免費使用某些會員級特色音樂服務。基于此,即使用戶關閉 Sonos Controller App,甚至把計算機、手機也關了,音樂還是可以繼續播放。
Sonos音響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系統極富擴展性與組合的靈活性,曾有人嘗試過將32臺Sonos一體化音響組成一個音響系統。Sonos單個的一體化音響之間可以任意結組。Sonos 的設計是這樣,假如使用者在房間、客廳和浴室(Sonos 某款一體化音響具有防潮設計)都安裝了 Sonos 音響,那么使用者可以選擇讓這些音響同時播放同一首歌曲,或是各自播放不同的歌曲,并可隨時可以通過Sonos Controller App更改喇叭的群組和配置。Sonos有針對電視而設計的一體化音響,因此還能組建無線家庭影院音響系統。
假如用戶已經有一套傳統音響設備,也能同過連接SONOS CONNECT 或SONOS CONNECT:AMP 將其改造為具備播放流媒體音樂功能的音響系統。為了確保無線傳輸的質量,Sonos 研發出一套自己的網絡技術“Sonos Mesh Network”,以保證無線傳輸更加穩定。包括無線傳輸技術在內,Sonos至今已累積了超過 200 項專利。而上文提到的Sonos Controller App,則是Sonos在智能手機興起后研發出的一項跨硬件裝置和跨操作系統的App,在此之前,Sonos則是使用其專屬的觸屏遙控器來控制它的音響系統。
近期,Sonos融資 1.3 億美元,融資金額總計達 4.55 億美元。從營收來看, Sonos 在 2012 年便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音響制造商,并且于同年開始獲利,市場表現排在 B&W之前,僅次于 Bose。目前,Sonos 在全球擁有約 1,100 名員工,其中 325 名屬于研發部門,今年的營收將達 10 億美元。據了解,2013 年市場上的 Wi-Fi 音響約占全球無線音響出貨量的 17%,無線音響還包含藍牙音響以及支持蘋果 AirPlay 技術的產品,而 Sonos 是Wi-Fi音響中的市場領導者。
當然,盡管Sonos的無線傳輸技術在穩定度和擴充性上遠勝過市面上的所有對手,但是它并非沒有缺點,Sonos的系統無法像蘋果的 AirPlay 那樣,讓使用者通過各種 App 直接控制 Sonos 音響,而是必須通過 Sonos Controller App 。不過,Sonos 已經意識到了這點,因此他們在2014年4月時與 Google 合作,讓Google Music app 具備直接控制 Sonos 音響的功能,用戶用 Google Music 聽音樂時,可以選擇是否通過 Sonos 音響播放,在中國,Sonos與QQ音樂也推出了類似功能的Qplay,支持用戶直接從QQ音樂的App選擇通過Sonos音響播放音樂。現在,Sonos 要努力的方向就是與更多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商實現這樣的深度合作。
在市場方面,Sonos 的挑戰才剛要開始,不過多年的品牌、產品和技術的積累,以及全球將近60家音樂服務商的內容合作,讓Sonos占據了市場競爭的絕對優勢。
誕生于第一次互聯網浪潮之后
其實,Sonos 這家公司是由四名原本不懂音響技術,沒有硬件開發背景,但非常熱愛音樂的互聯網老兵 John MacFarlane、Craig Shelburne、Tom Cullen 和 Trung Mai 所創辦,由 John MacFarlane 擔任CEO。Sonos 并非 是John MacFarlane 的第一次創業,2000 年,正值美國互聯網浪潮高峰,John MacFarlane 將自己于 1993 年創辦的、已在 NASDAQ 上市的軟件公司 Software.com 與 Phone.com 進行了一場價值超過 60 億美元的合并。
而當時正在發展中的兩大趨勢,則成為后來 Sonos 產品得以研發最終成功的關鍵,一是正在起步并越來越便宜的無線網絡,另一個就是帶動數字音樂浪潮的 Napster,后者讓使用者可以接觸到數量幾乎沒有限制的音樂內容。John MacFarlane 等人不懂硬件,不過他們對軟件和網絡可是相當熟悉,他們認定這兩大趨勢會讓流媒體音樂在未來成為人們欣賞音樂的主要形式之一。
讓喬布斯駐足,登華爾街日報頭版
Sonos 的賭注在當時是超越時代的。John MacFarlane 曾在幾個場合提到,2004 年他們帶著原型機參 加 CES 大展,當時曾有一位Yamaha的產品經理聽說 Sonos 的產品可以連接上千首的音樂源,很好奇地跑來展臺前詢問:到底要怎么在音響上塞進這么多接口?John MacFarlane 試著跟他解釋,系統接收的這些音樂其實是來自網絡,而非傳統的模擬音源。結果那位Yamaha的產品經理搖搖頭便離開了。
同年, Sonos帶著第一代產品及配有彩色屏幕與圓形轉盤的遙控器參加了華爾街日報舉辦的“All Things Digital”科技大會,根據彭博商業周刊的說法,那個“與 iPod 看起來沒有太大不同”的遙控器引起了喬布斯的注意,他特別要求去現場觀看Sonos的操作演示,喬布斯的這一舉動使得 Sonos 登上華爾街日報的頭版,讓 Sonos 開始受到外界矚目。2006 年,蘋果也針對音響系統推出了iPod Hi-Fi。
2006 年,Sonos 的第一套音響系統正式開售,當年賣出約 7,000 套,大多是通過高級音響專賣店銷售的,當時這些店家的主要產品還是以需要復雜線路的音響系統為主。John MacFarlane 告訴記者,當年購買 Sonos 產品的人,至今幾乎都還在使用 Sonos,包括當初第一代系統的產品——別忘了,這些音響都可以通過網絡更新軟件,實現功能的升級。
John MacFarlane 曾多次表達出對蘋果的敬意。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到:“我們一直不斷地向蘋果學習,他們把所有的細節都做對了。”跟蘋果一樣,Sonos 音響的軟硬件都由自己掌握,因此外界也會說他們的產品是“It just works.”
Sonos 在命名上也是煞費苦心,在成立公司之初,他們找來了品牌高手 David Placek,他創辦的 Lexicon Branding 曾孕育出 Pentium、BlackBerry 和 PowerBook等知名的品牌。在 John MacFarlane 等人否定了David Placek 的多次提議后,最終選擇了具備“回文” (正反讀都一樣)特性、在任何語言下都沒有特殊意義而且又朗朗上口的“SONOS”作為品牌名稱。
產品沒準備好就不推出,錯過購物季也再所不惜
沒有任何消費電子產品的公司愿意錯失年底購物旺季,連蘋果也不例外。2001 年1月,蘋果在喬布斯重返后首次出現單季虧損,需要有所作為,當時喬布斯強力要求開發團隊一定要趕在年底購物旺季來臨前完成 iPod。
或許是因為地處節奏較慢的觀光勝地 Santa Barbara,或許是因為公司還沒上市,總之 Sonos 卻寧愿錯過購物旺季,也要把產品做好。
2012 年,Sonos 原本計劃在年底的購物旺季推出針對電視所設計的一體化音響SONOS PLAYBAR,但由于設計團隊一直不滿意產品外層覆蓋材料的材質,公司一致決定延遲至 2013 年 2 月才上市,錯過了購物旺季。而John Macfarlane卻解釋,自己從硬件開發學到的重要一課就是:不要因為急于推出產品而搞砸了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所以,在Sonos的企業文化里,有這么一條:Do it right , or not do it(謹為對,不為快)。這一點在當下的互聯網公司或硬件公司中,是難能可貴的。
為用戶打造可以用 10 年的音響
錯過年底購物旺季是否帶來嚴重后果,我們不得而知,但 Sonos 的營收從 2012 年的 2.5 億美元,2013 年的 5.35 億美元,一路成長到今年的 10 億美元——他們今年甚至沒有推出任何一款新的音響,這很大程度應該能夠為他們的做法背書。大家當然也可以問:那如果沒錯過購物旺季,會怎樣呢?
曾經于黑莓公司掌管全球業務的 Patrick Spence 兩年前加入 Sonos 成為CCO(Chief Commercial Officer),他說自己常常聽到公司里的人在問:”我們的產品值得用戶擺在家里使用十年嗎?”
除了Patrick Spence,Sonos 也在近期吸引了不少人才,例如在微軟任職 14 年,參與了三代 Xbox 開發的首席產品官 Marc Whitten ,前 Tesla 全球動力總成供應鏈副總 Nathan Kelly 也加入了Sonos。前中國亞馬遜總裁王漢華也在2014年4月接手進軍中國市場的任務。
蘋果的幾位前高層也都相當看好 Sonos,在蘋果擔任過財務長和董事會成員的 Fred Anderson 與知名前工程副總 Avie Tevanian 也都是 Sonos 的投資人。紐約時報稱,Avie Tevanian 愿意為 Sonos 背書,這代表著就連在數字音樂叱咤風云的蘋果,其高層都相信在未來的數字音樂市場上 Sonos 能占有一席之地。
進軍中國市場,勢頭強勁
2014年7 月,有報導指出英業達接到來自 Sonos的大批量訂單,而正是在2014年10月,Sonos 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全力進軍中國市場,目前Sonos在中國銷售的音響產品以 SONOS PLAY:3 和 SONOS PLAY:5 為主。在中國,Sonos已經整合了最為主流的音樂服務商,如QQ 音樂、豆瓣 FM、多米音樂、蝦米音樂、網 易云音樂、和庫客音樂等,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音樂內容。雖然目前 Sonos 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是中國應該是這家無線音響廠商要開發的第一塊也是最大的一塊亞洲市場。
游戲才剛開始
最近,因為 出現了Taylor Swift將所有歌曲自 Spotify 下架的風波,使得流媒體音樂服務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流媒體音樂服務賺不到錢?創作人從流媒體音樂拿到的報酬相較于歌曲播放次數不成比例?流媒體音樂模式真的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嗎?
帶著這些問題,在一場訪談中,經歷過早期網絡時代的 John MacFarlane 描述著 1996 年的網絡世界:只有三,四千萬的使用者,當時只有 Yahoo,Google 甚至都還不存在,Amazon 還很小,人們認為 Jeff Bezos 想在網絡上賣書根本是瘋了。然而,在這個圈子的人可以想象得到未來的樣貌。四,五年之后,全球已經有四億人在上網,你開始觀察到人們適應了網絡,各種使用網絡的模式和典范轉瞬都出現了?? 如同你我所觀察到的,網絡開始顛覆許多現實世界的規則,改變我們的生活。
做為對照,現在全球的流媒體音樂付費訂閱者也不過就是三,四千萬人,就跟 1996 年的網絡世界一樣。除了 YouTube,至今我們還無法很簡單地把一首歌就這樣發到 Twitter 上給任何人聽——網頁就可以,你丟個網址,人們點一下便可用瀏覽器打開。流媒體音樂?很抱歉,你得跟我使用同一家服務才行。
John MacFarlane 認為流媒體音樂的發展很有機會像互聯網一樣一飛沖天,而 Sonos 已經做好準備。但他也在訪談中提到,這場游戲才剛開始,Sonos 必須保持靈活、持續創新,否則一旦像 Yahoo 那樣懈怠了,Google 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