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妝零售業經過了1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出現了許多的區域型的連鎖店,但出色的全國性連鎖店還是非常少。對于如何才能夠實現品牌的全國性連鎖,目前依然沒有一個共識,似乎整個市場的品牌企業都在進一步摸索當中,當然在摸索的過程當中也不乏有些品牌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對于屈臣氏的成功,編者始終覺得是由于它在特定的市場環境當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與百貨商場形成互補,從而去構建了一個消費者心智中的連鎖品牌。百貨店由于自身的定位,以及場地等各方面因素,其化妝品部分銷售的品牌及品類受到一定的局限。高端百貨銷售國際一線品牌+三歐,大眾百貨基本上就是三歐一草為主+美寶蓮。這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全面需求,消費者難以在百貨店買到其它的大眾化妝品――包括比三歐一草定位更低一些的化妝品,以及諸如面膜、潤唇膏、護手霜等小品類的化妝品。消費者有這些需求,百貨店又無法滿足,屈臣氏來滿足,以此形成互補,使得沒有競爭對手的屈臣氏通過不斷拓展品牌直營店一路高歌。
上面提到目前市場上其實也有一些品牌開始在走特色道路,其實編者想要表達的就是,中國市場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就算是許多人聽都沒有聽過的品牌都有可能在這個超級容量市場當中做到10億的規模,因為中國人口太多了,市場空間也頗大。這里我想要深入剖析的一個品牌是卉舍,同樣是屬于化妝品連鎖品牌,走得路卻不同,或許對卉舍的講述能夠帶給中國美妝從業者一些啟發。
卉舍,源自韓國的都市麗人購物專門店,20世紀40年代創立。2003年,中國廣州寶宣美容集團將韓國卉舍的護膚潮流引入中國,開始打造全新的、引領世界的化妝品零售模式。2004年,創辦卉舍(中國)營運機構,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卉舍連鎖專門店,將日韓及歐美天然、時尚、環保的護膚潮流帶到中國。這些年來,卉舍始終聚焦于進口化妝品專營店上面,從品牌的引進、篩選、重組到終端市場營銷戰略的制定與落地,卉舍的做法無不彰顯出一個國際大牌的做法。
卉舍與屈臣氏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于屈臣氏,卉舍在終端市場走的是品牌直營店+品牌加盟店的模式,2012年之前在廣東區域鋪設了50多家品牌直營店,借助寶宣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寶貴經驗,在一線城市當中打造出了一個可持續盈利的樣板市場,2012年開始正式宣布踏上化妝品連鎖加盟的道路,通過整店輸出,一站式輸送品牌產品、輸送店鋪系統、輸送終端動銷方案的形式來達成全國店鋪的戰略性統一,短短2年多的時候就拓展了500多家品牌連鎖店鋪,并且許多的加盟店鋪在終端市場保持極高的活躍性。
卉舍董事長龔洛賢先生認為,時代在變,單純販賣產品的時期被淘汰,單一品牌產品的時期也被扼殺,在這個復雜的商業時代,中國美妝市場品牌商與創業者必須用更嚴苛的眼光審視自己的行業與企業,以及競爭對手,要用創新,用特色,用變來應對不斷推陳出新的市場,唯有如此才能搶占消費者的心智份額,成為化妝品界的驕傲,卉舍一直在為前進積蓄能量,每一個小時都在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