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一種新的模式——P2B業務模式呈現全面開花之勢。在一些老平臺及新生平臺的推動之下,網貸行業業務種類及所涉及行業領域的擴展,已經遠遠超出之前人們的想象空間。現下,諸多互聯網金融平臺陸續上線P2B項目,特別是有政府土地抵押及回購協議的市政項目,響應了國家對PPP模式的號召,助力社 會資本參與政府公益性項目建設,更是贏得了投資者的歡迎。線上平臺鑫隆創投即通過這種模式為客戶提供了更豐富的投資選擇,并通過嚴謹的前期項目篩選和后期項目跟進進行了良好的風險把控。分析人士表示,鑫隆創投采用的業務模式,不僅為社 會資本參與政府公益設施建設開辟了新的途徑,也為社 會公眾提供了通過投資政府基礎設施項目獲得安全及有競爭力收益的機會。
P2B業務全面爆發
相比個人對個人的P2P業務模式僅僅停留在盤活資金環節,P2B的主要借款對象主要是企業,直接服務于實體經濟。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大背景下,P2B是一種值得鼓勵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新趨勢。
正是因為看到了其中的機會,2014年,不僅很多已有P2P平臺開始增加P2B業務或干脆向P2B方向轉型,新成立的平臺也紛紛主攻P2B業務。網絡巨頭、大型國企集團、上市公司等更是紛紛入場,布局P2B領域。
據專業機構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網貸平臺數量超過2300家,總成交額超過3280億元,其中P2B業務成交量占據很大一部分。有分析人士預計,P2B行業明年將沖擊千億元規模,估計未來3至5年,P2B行業規模將會超過萬億元。
地產、基建加入競爭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P2B平臺大多仍以供應鏈金融為主,但新的業務類型也在不斷出現,同時業務領域在不斷延展。受銀行收緊房地產行業貸款影響,不少地產項目將目光瞄準P2B網貸這一新的融資渠道,幾乎覆蓋了拿地、建房、售房、購房、社區服務等房地產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而在基建項目方面,2013年上線的鑫隆創投表現搶眼。根據鑫隆創投發布的標的顯示,目前該平臺項目多來自政府市政基建類,如鐵路、橋梁建設等。據2014年底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鼓勵社 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政府公益性事業投資和建設。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財政部已對外公布總投資規模約1800億元的30個(PPP)示范項目。
風控體系更嚴苛
與P2P借款項目相比,P2B項目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單個項目金額一般較大。以一些主要平臺為例,單個項目融資額一般在100萬至1000萬之間,這遠非P2P的個人借款項目可比。大體量的項目、相對較長的周期,也更加考驗平臺的風控實力。
據了解,目前P2B平臺均設置了嚴格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極為縝密的項目審核及流程,并引入融資性擔保公司、風險保障金、保理回購、反擔保等安全保障措施。“事實上,P2B平臺的風控措施更為嚴苛,安全性也相對更高”,有業內人表示。
據鑫隆創投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風控體系主要分為前期篩選、后期管理及保障措施三部分:在前期篩選項目階段,平臺會與政府部門進行多輪溝通,并通過實地調查,綜合分析評判項目的還款能力,并拿到真實有效的項目資料,確保該項目質地優良并真實有效;項目后期,平臺會密切跟進項目進展,并階段性與政府進行溝通確認,督促其按時付款,以保證客戶本金及收益安全;平臺還要求政府對項目提供足夠的抵押擔保,并有政府回購協議,以此將風險降到最低。
此外,為了保證項目信息的公開透明,鑫隆創投不僅會在網上詳細公布每一個標的情況,還會定期組織投資者到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與政府、項目施工方面對面交流,第一時間了解項目的進展狀況。目前,該平臺到期項目已全部實現100%按時兌付。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隨著監管法規及P2B平臺自身的不斷完善,該業務模式將迎來更大的成長空間。為促進金融創新,推動互聯網金融行業以及社 會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