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P2P網貸行業爆雷的節奏仍沒有放緩,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1月28日,1月份問題平臺的數量高達55家。網貸行業如此高頻率的爆雷,讓平臺的抗風險能力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投資人保障體系難落地
借鑒商業銀行自我監管
但是,國內很多平臺都沒有完整的投資人保障體系,平安旗下的陸金所隨著業務體量擴張,原有的擔保機構早已無法滿足其杠桿需求,于是無可避免走上去擔保化的道路。而目前,也有部分平臺走上了另一條差異化道路,設立了風險保障金制度,如知名平臺人人貸、上市公司背景的好又貸等。
今日,好又貸平臺公布了全新的風險準備金管理制度,公告表示,平臺將嚴格參照巴塞爾委員會和中國銀監會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相關指標,制定風險準備金充足率不低于8%的標準,作為風險保障金管理制度的基礎。
根據最新的中國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而巴塞爾協議規定,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必須不低于6%,高于銀監會對核心資本充足率的規定。
據悉,好又貸平臺的風險準備金劃分為核心風險準備金和一般風險準備金,其中核心風險準備金充足率的下限設定為6%,一般風險準備金充足率的下限設定為2%,總風險準備金充足率為8%。
創新“巴塞爾協議”獲多方肯定
投資者保障改革現曙光
在P2P網貸行業內,好又貸是首家以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標準,設立風險準備金管理制度的平臺,對于該制度的推出,不少媒體質疑好又貸為何敢以商業銀行的標準來要求自己,8%的風險準備金充足率是否足夠代償?
對此,好又貸CEO王穗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好又貸平臺上的融資項目一直以來都堅持小額、分散的風險防范原則,從根本上保證了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哪怕多個融資項目項目同時出現逾期,其總體金額也在可控范圍內,可由平臺本身的風險準備金覆蓋代償。按照巴塞爾委員會要求的6%核心資本充足率來計算,好又貸目前近600萬的風險準備金足以支持平臺待收金額規模達到1億元。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唐昕龍表示,國內P2P發展已到了第七個年頭,平臺的本息保障體系經歷了風險自擔、擔保公司擔保、風險準備金墊付這三代標準,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代“先行賠付”。這種參考銀行業資本充足率來設置風險準備金規模的做法,有可能像“先行賠付”一樣成為P2P網貸行業的保障標準。
國信證券投行互聯網金融小組負責人林總表示,在國內監管政策還未出臺之前,網貸行業投資人保障體系的完善,仍需要較長的時間,但是創新現有的投資人保障制度,是值得肯定的。“巴塞爾協議”是國際間商業銀行通用的風險防范標準,能夠在P2P這樣一個亂象叢生的行業內落地,對于廣大投資人來說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