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很多人熱議的資金托管本來并不應該出現在P2P網貸中,因為P2P的本質即借款人和投資人直接對接,沒有中間賬戶。現在行業中之所以有那么多平臺出現“資金池”、自融等問題,完全是這個“中間賬戶”惹的禍。既然這個“2”擺脫不掉,于是有人提議,為降低雙方交易風險可以在第三方機構開設用于存放雙方交易資金的托管賬戶,資金托管便由此成為極具爭議的話題。
我們現在所說的托管實質上就分為銀行托管和第三方支付托管兩種,理論上來看,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顯然更具權威性,但銀行出于無法評估網貸風險是否會沖擊銀行體系的原因,往往會拒絕提供第三方資金托管的要求。市場的絕大多數網貸平臺不得不選擇第三方支付托管。
目前,這類平臺跟支付公司合作的形式均為直接支取模式,付款人通過支付公司的網銀直連支付接口,將資金付給網貸平臺。其中大概的流程為:從付款人的銀行卡轉到支付公司的備付金賬戶,接著支付公司的備付金賬戶轉移到平臺的銀行卡。從這里很容易看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支付公司只起到了橋梁的作用,根本沒有所謂的資金托管。但也有一些正規的網貸平臺,比如錢多多,其中涉及的投資人、借款人包括平臺本身,都在第三方支付公司開通獨立的虛擬賬戶。
不過,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投資人的是,首先,第三方支付托管并不是監管,他無法保障交易過程中交易三方交易的合法性。其次,真正的托管需要簽訂托管協議。這也是投資人在考察平臺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