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中鐵二十二局集團二公司在治虧創效實踐中探索出設備物資管理集中化、二次經營管理長效化、日常管理精細化“三化”管理模式,構建“全員參與、全面覆蓋”的治虧管理格局,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500米長軌列車就位
成立于2004年,被稱為“鋪架勁旅”的二公司是以設備為主、機械化作業的隊伍,設備資產達3個多億元,從普通鐵路鋪架到高速鐵路,從有砟軌道到無砟軌道,鋪架主力設備齊全。
DJ180架橋機
據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杜以軍介紹,在今后一段時期,公司將“以‘鋪架為本,做強制梁,做優土建,相關多元’為總體發展戰略,適量承攬地方鐵路、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水利水電等施工任務,并涉足海外工程。強化專業化建設發展思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保持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發展方向,強化在建項目的升級管理,效益不斷再上新臺階。
設備物資管理集中化。針對鋪軌、架梁等相關大型機械設備租賃和采購,該公司設備物資部聯合工程部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多次與國內各生產廠家進行技術交流,確認設備使用性能和售后服務,為集采工作提供詳實可靠的技術資料和前期市場調查資料。2014年,公司分別為成峨、昌平地鐵、昆玉、贛龍等項目購置了鋪軌龍門吊、配砟整形車等大中型設備25臺,僅此一項就比以往正常購買節約成本幾十萬元。此外,為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率,公司根據各項目的工程進度,以“就急就近”為原則,集中對機械設備的上場時間合理配置,靈活安排,交叉使用,去年,該公司在東北地區的5個項目共轉場調撥機械設備135臺,即使在冬季,機械設備也基本實現了不間斷使用。
二次經營管理長效化。公司定期收集在建及收尾項目二次經營跟蹤表,適時掌握項目變更動態,并指派一名副總經濟師專職負責協助各項目進行二次經營策劃、清概及變更項點的歸攏,同時,堅持推行成本分析會議制度,各項目每月召開一次成本分析會,內容包括:項目當月盈虧狀況、盈虧原因分析、財務狀況、工程量節超分析、材料數量節超分析、實施性方案影響分析、價格市場影響分析等,項目完成分析后形成書面報告,并以此反饋指導二次經營策劃立項。
日常管理精細化。公司圍繞各項目管理的質量、費用、工期和安全的目標,用具體、明確的量化標準取代籠統、模糊的管理要求,針對機械、物資等重要創效管理,下發設備物資工作流程,嚴格收發料手續,據實核算核銷;與工程部聯合下發了《物資盤點制度》,從物資的計劃、采購、收發、消耗、貯存、保管等各個環節進行規范;財務部門對項目的資金使用和管理、成本費用控制、固定資產管理、內控制度落實等情況重點監察,實時掌握項目的資金、計價、上交款及債權債務等情況,不定期對項目賬務進行抽查。
“二公司目前有機械設備544臺,通過‘三化’管理,2014年,機械設備完好率為95%,利用率達85%,僅設備物資部就為公司節約成本上百萬元。”公司副總經理鄔夢宇介紹。(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