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PUS創始人兼CEO李濤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和硅谷創業者聯盟進行了三次演講,場場爆滿。李濤與學校同學、校友以及硅谷的創業者們進行了APUS創業分享,APUS創新的用戶系統理念在硅谷掀起了熱烈的移 動互聯網創新討論。李濤說,創業一定要順勢而為,同時創業者必須要清楚自己的DNA,在目前全球移 動互聯網市場分布非常明確的大環境下,移 動互聯網是最好的創業機會,也是中國公司走向世界最好的機會,APUS作為一個一誕生就面向海外市場的公司,正嶄露頭角。李濤希望,能與更多的創業者和移 動互聯網愛好者一起,讓APUS創新成為中國移 動互聯網創業公司走向世界的橋梁。
以下是李濤在硅谷創業者聯盟演講的實錄:
“未來十年中國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產品和數字化服務的生產基地”
李總首先分析和剖解了全球互聯網市場的格局。他認為在未來10年里國際互聯網將會形成三大市場:美國,中國,以及包括巴西、印度、俄羅斯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中國是唯一一個用戶超過8億的移 動互聯網市場。美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印尼是用戶超過2億的移 動互聯網市場。除此之外,還有十個用戶超過1億的移 動互聯網市場和十幾個用戶超過5000萬的移 動互聯網市場。中國和美國實際上已經是很成熟的移 動互聯網市場,其他市場,包括巴西、印度、印尼等市場相對于中美來說要落后2到5年。這就意味著今天中國已經是一片紅海的時候,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卻是一片藍海。
在未來10到20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整個科技經濟領域,將會形成以美國的技術和理念創新為主,中國本土的技術和理念創新為輔,然后在中國完成所有的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以及深度的本地化,然后銷向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經濟中的歐洲的地位將會被中國所替代。未來十年,中國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產業生產基地。
李總將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8年到2008年,在這個階段以美國為代表的海外互聯網產品和數字化服務占領中國市場。第二階段,從2008年到2014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公司快速崛起,用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全面占領中國市場,并且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第三階段,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開始面向全球擴張,這跟中國市場的成熟和過度競爭有很大關系。
創業一定要順勢而為
APUS的誕生正是基于李總對全球互聯網市場發展格局的研究和精準判斷。由于中國移 動互聯網市場的競爭已經非常白熱化,而許多新興國家的移 動互聯網市場還十分原始,APUS敏銳地將自己的市場定位在海外,從未在中國市場作任何推 廣。APUS在最好的時機抓住了重要機遇,巧妙地避開了中國這片紅海市場,成功地進入了國際新興移 動互聯網這一片藍海市場。在APUS一億多的用戶中,中國用戶的數量還不到50萬。
李總認為APUS成功的主要因素是順勢而為,也就是順應了全球互聯網市場發展的大趨勢。李總在互聯網行業工作了15年,在這15年中,他完成了產品、技術、營 銷、管理的學習與積累,直到2014年才出來創業,他以此建議創業者們,創業一定要把握最好的時機,不能憑沖動做事。同時,產品和服務一定要打動用戶,找到用戶的痛點。
創業最重要的事情是抓新用戶
以騰 訊、奇 虎360等公司為例,李總說這些企業誕生的時候能快速在市場獲得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抓新用戶。他說每轉化一個別人的老用戶的成本跟獲取自己的新用戶的成本之比是20:1。所以APUS的策略是將關注的重點放在那些第一次開始使用Android智能手機的用戶的身上,當這些用戶剛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他們就能感受到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產品體驗就是APUS的用戶系統。當這些APUS的用戶養成習慣之后,他們就不再愿意去使用別的產品。
為什么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能快速打入國際市場?
李總認為美國在技術創新和理念創新上有很大的領先性,在很長時間內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科技領域的創新方面可以挑戰并顛覆美國。但是美國商業的發展和它的文化一樣過于強勢,也就是說美國的公司不愿意為海外市場做過多的本土化的定制。與此相反,在中國過度競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更愿意為市場和用戶作非常多的改變,更愿意做更多的本地化的事情。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能夠快速拓展海外市場和疆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介紹公司名稱的由來時,李總說APUS這個字有三個意思:它是南半球天燕座的星座,也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同時在法語里它是酋長的意思。APUS的三個詞意都代表著領導者的意思。以此取名的APUS公司則希望自己成為全球移 動互聯網的領導者,希望有一天APUS能在全球至少10億用戶的手機上使用,能夠讓每一個用戶都簡單、方便、快捷地使用和管理他們的這個設備。本質上APUS是一款優秀的手機用戶系統。在APUS的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從最大程度上理解和滿足用戶的想法和需求。
1000萬用戶以內絕不做任何推 廣
當有觀眾問到APUS如何作市場推 廣以達到1億用戶時,李總說他們從來不單獨討論市場對策,公司內部一直強調產品定位和整合營 銷,本質上就是從產品設計、到市場推 廣、到用戶體驗幾個方向綜合來看。一個產品要想做得好首先要弄清楚產品的定位,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選擇合適的時間,一定要找到用戶的痛點。
做產品第一位的是產品的定位,然后是產品打動用戶需求的痛點,在此基礎之上再輔助一些推 廣手段,產品就能快速增長。APUS去年7月2日發布產品,到7月9日用戶量就突破100萬,無論你做任何市場推 廣都不可能這么快,說明產品還是能切中用戶的需要。
公司內部有一個規定:1000萬用戶以內絕不做任何推 廣。因為作了市場推 廣就無法判斷是產品做得好還是市場推 廣做得好,如果失敗了,你不知道是因為市場推 廣做得不好還是產品做得差。因此只有產品被市場接受之后才去做推 廣。如果產品沒有被市場驗證和接受,就不會去做推 廣。
三點兩致是產品吸引用戶的秘訣
在做產品方面,李總介紹說APUS有一個產品觀,叫做“三點兩致”。三點分別指痛點、亮點、和甜點。痛點就是用戶需求,產品最重要的就是滿足用戶需求。亮點是說產品上市后要一下子就奪人耳目,鶴立雞群。甜點是指產品要粘住用戶,讓用戶長期使用,使用戶持續地有占便宜的感覺,給用戶好的體驗。市場宣傳的目的是為了讓產品的亮點更閃亮,給別人看到,就行了。但是打動用戶的實際上是痛點。否則就很容易丟掉用戶。用戶是不可能永遠忠誠的。只要有更好的體驗,用戶馬上就會見異思遷。所以不要試圖用錢來獲得用戶的忠誠,錢只能用來建立起亮點。所以當你沒有抓住痛點的時候去做亮點就是死路一條。
兩致是指極致和精致。極致是指產品一定要做到極致,以防止競爭對手來復制你、超越你。精致是指產品要簡約,很多細節方面要做得很漂亮,一定要有情懷。公司的資金和資源都是圍繞“三點兩致”服務的。
速度是青春,規模是毒藥
不要相信任何城墻能構成壁壘。壁壘本質上就是速度,你的速度越快,你的壁壘就越大。一個企業如果有速度,它就能永遠保持青春、保持創新、保持不斷地高速增長。
創業和做產品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DNA是什么
當一位觀眾問李總Google會不會對APUS構成威脅時,他回答說:第一,Google沒興趣做和APUS同樣的產品,Google的夢想是用互聯網將整個世界連起來。第二,Google不希望Android的用戶體驗太差,所以它希望有人能幫助它完善這一點。第三,要相信基因問題,Google是龐大的、由工程師構成的組織。這個組織的核心就是研究硬件,它的基因不是在于為用戶提供服務。360曾經試圖去做社交軟件,但失敗了。騰 訊做安全產品到今天也沒成功,Google做社交怎么也打不過Facebook,Facebook也嘗試過做工具和平臺,但超越不了Google。這就是基因。所以創業者在創業或做產品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DNA是什么。
使用網絡聚集效應和UGC來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戶的需要
APUS兼容25種語言,擁有上億用戶,有觀眾問到APUS如何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戶的需要時,李總說不能用人工的方法解決定制化、本地化問題。如果用人工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就意味著邊際成本會無限增加,而邊際效益會無限遞減。APUS使用了兩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是使用網絡聚集效應,比如APUS雷達功能可以讓用戶發現附近用戶使用的APP。第二方法是用戶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比如APUS的用戶系統有個功能叫心情故事 (Picture Story),它讓數以億計的用戶隨時隨地上傳自己拍的照片,同時可以寫上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的名字,然后分享給大家。
APUS李濤此次率隊在硅谷與年輕用戶和創業者溝通,在硅谷掀起APUS旋風,學生,校友和創業者們對APUS半年時間用戶突破1億,融資兩輪共超1億美元的成績驚嘆不已,對CEO李濤先生分享的移 動互聯網創業要點和全球互聯網發展格局表示收獲良多,對于APUS提出的為全球30億手機用戶提供最好的移 動互聯網服務的使命表示欽佩;在以創新著稱的硅谷,APUS的創新成為諸多公司的范本。APUS的此次硅谷行,不但向青年學生和硅谷創業者展示了APUS產品、分享了創業半年的快速發展奇跡,也向美國科技業和媒 體展示了發源于中國、立足全球市場的創新公司的視野、格局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