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淹城春秋樂園第五屆新春燈會完美收官,在春節到元宵節期間為江蘇地區營造喜慶祥和的淹城春秋樂園新春燈會,在今年獲得市民一致好評,滿意度高達9成。五十余組各式表演、百余組大型燈展、幾十種老常州小吃、傳承千年的“錫劇”、編鐘樂舞等。本屆燈會將常州特色、春秋文化、民俗祈福文化、宮廷節氣活動等特色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各色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和民俗聚齊在淹城春秋樂園元宵燈會。
在2015年新春收獲了民眾滿意度的淹城春秋樂園,是如何收服民心的呢?
堅守一票制,不玩文字游戲
因地制宜的設計元素組成百余組精心制作的燈組,全面開放的極限游樂設施,精美震撼的大型演出,熱鬧非凡的舞龍獅表演,古典神秘的編鐘表演,樓宇重疊的大型宮殿,熱鬧非凡的古裝商業街……這些在其他景區都需要單獨收費的項目,而淹城春秋樂園堅持一票制,不玩“免費”、“贈送”的文字游戲,讓常州及周邊五地市民放心賞燈,開心玩樂。
目前常州有許多旅游景點門票價格貴的同時,存在大量高額二次消費現象,淹城春秋樂園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對于淹城春秋樂園的一票制,常州市民徐女士表示:“看起來好像是那些免費的景點要劃算,但是算下來去看免費燈的時候想要玩點項目要單花錢,想看點表演要再花錢,還有就是免費景區的餐飲配套價格都太高了,出去玩總會覺得提心吊膽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還是淹城這種一票制的好,買張門票什么都有了,消費的時候更放心!”
繼承傳統中國年,傳遞古典中國味
相較于現在越來越西方化的主題公園、游樂場,淹城春秋樂園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發揮的功效就大大凸現出來。中國傳統節日在速食時代被人們品評,物質生活的豐足和精神的匱乏使許多人詰問,誰把我們的“年”弄丟了?
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中,春節曾經是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在西方娛樂文化的充斥和浮躁的背后,如今時感失落、無味。我國傳統的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左右,一直到正月二十結束,而人們看燈的時間也集中在年后到正月十五左右。在淹城春秋樂園新春燈會期間,園區內的市井商街模仿民間的集市貿易,讓游客在古典年味中縱情游玩。在舞獅引續下,伴隨著老常州吆喝集市開市,隨著集市上的人群前行,即可在美食街品嘗幾十種老常州傳統小吃,最具有老常州特色的銅鼓餅、甜白酒、梨膏糖、蒸菜團、生煎包等,讓來全國各地的游客領略真正的常州味道。這種近乎于質樸的情懷,讓淹城春秋樂園守住了一種傳統,留住了一種記憶,讓傳統的中國年更有古典的中國味,因而更受到消費群體的認同。
淹城春秋樂園新春燈會期間的祭天儀式、八仙過海、舞龍獅、禮拜大儒等項目,包含著天文歷法、民間信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種種文化現象,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找尋中國原有的文化內涵,所以人們對淹城春秋樂園的燈會文化是一種濃濃的期待,渴望將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完好地保存下去、發展下去。
互聯網思維啟動新體驗 用心細節服務心旅游
在第五屆淹城春秋樂園新春燈會舉辦過程中,淹城春秋樂園通過新浪微博舉辦的“第一屆網絡燈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網友的祝福和點贊。在網絡上,全國各地網友一起繪制花燈、參與花燈評選、觀賞淹城春秋樂園新春燈會,將淹城的文化節日氣氛通過互聯網傳遞到全國各地。
園區內來自各地的游客也紛紛沉浸在美輪美奐的燈會中:“80后的記憶”中的葫蘆娃、孫悟空、海爾兄弟等勾起一代人記憶,不少人在這里找尋自己小時候的美好記憶;“轉大運”燈組運用中國最早的娛樂工具——陀螺為設計靈感,描繪出一群童子在節日里玩耍的場景;“童子送福”前不少游客紛紛合影留念,期望新的一年福滿財滿;關注度極高的“十二生肖”燈組,因其形態各異更是在網絡上引起網友普遍討論;“時代走廊”將中國唐宋元明清精華匯集一處,展現不同時期我國文明的鼎盛景象;“三陽開泰”燈組中,憨態可掬的童子和會動的羊均是亮點;“舌尖上的錫劇”將常州小吃與傳統劇結合,燈組設置緊鄰小吃街,為吃貨們帶來一份驚喜;“萬家燈火”依水而建,夜幕下龐大的燈組與倒影交相成趣;除了上述燈組外,尚有百余組各色主題燈組在園區內爭奇奪艷,美不勝收!而主燈“萬燈結彩”以中國傳統燈籠為設計元素,高數十米的主燈以燈籠疊加出一副喜慶、熱鬧的新春景象,正是印證了第五屆淹城春秋樂園的主題——千燈萬燈,還是淹城看燈!
在新春燈會期間,淹城春秋樂園800余名員工嚴守崗位,多次進行安全客流通行測試,做到讓游客在舒適環境中賞燈;在備受游客喜愛游樂項目中,每日對游樂設備進行項目檢驗,確保游客安全;在燈會燈組展示中,所有光源全部選用安全系數更高的LED燈具,最大限度杜絕安全隱患;在燈會期間,除了園區內的服務點、醫務室對游客開放外,淹城春秋樂園官方微博、微 信提供24小時在線服務,及時解決游客任何疑問,保證每一處細節都為游客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