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15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的舉辦,中國石材協會聯合黃驊港萬國商貿城聯合發布的2015年《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也于3月8日出爐。報告稱,2015年中國石材行業的轉型升級將進一步加快,石材行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將有所回落,其中建筑裝飾行業發展前景明確,增長速度應略高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預計年增幅9%左右,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石材企業應順應產業轉移、產業轉型、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適應市場變化,突出創新驅動,逐步實現產品結構調整、管理模式調整、營銷模式調整和從業人員素質提高,由依靠投資拉動的工裝市場向依靠消費拉動的家裝市場轉變。
當前中國石材行業面臨的內外形勢都不容樂觀。盡管在剛剛過去的廈門石材展里,在規模增長上是交出了滿意答卷,展覽面積仍然達16.6萬平方米,超過8500個標準展位,依然不少企業沒能夠拿到展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全國規模以上石材制造商3000多家,銷售收入達2300多億元人民幣,石材產品進口額達25億美元,石材產品出口額增至51億美元。但展覽火爆的背后,目前行業內基本認同的趨勢判斷是未來幾年將難以有較大復蘇,各水頭石材企業普遍面臨的開工不足,利潤下滑的現實,石材行業陷尷尬境地。各路石材企業應如何把握市場呢?要如何定位呢?廈門石材和水頭石材以及一些外地石材企業都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新發展方向。
剛剛過去的廈門石材展里,有不少石材企業開始研究新品類或定位更加清晰。“坤巖石業”總經理王永剛說,我們專注萊姆石,這次通過設計師的作品來強化,我們是可以在家裝路上做出標準化產品的。我們對萊姆石也可以深加工,我們希望萊姆石這樣的標準馬賽克形狀可以直接走近最終消費者的視野。
新安德石業總經理王清淼的看法是,家裝市場轉變可能影響石材定位和格局。他說,多年來,我們在這里“卡位”,不斷強化我們的綠色品牌“翡翠綠”花崗巖,已經獲“中國質量供貨合格放心、安全無毒害環保建材產品”及“中國名優產品”。在石材的生產和服務行業里,有越來越專業化的生產道路,也有了越來越細化的分類。翡翠綠石材作為重要的建材裝飾產品,已經成為重要的類型。但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新品類,我們也是一直在摸索,象廈門希恩SAI的“黃鉆金麻石材主題別墅”單一品種的推廣,對我們是有借鑒意義的。
東格建材的周斌介紹了他從意大利引進的硬度高無輻射的Q牌崗石,同時和杭州的恒隆石材聯合為高端別墅提供“城堡米黃”,試圖找到一些差異化,讓別墅更加與眾不同。來自哈密嘉晶達金礦業的中國“黃金鉆”則在外墻干掛上發力,去年已經有良好的銷售業績。
廈門歐利亞石材的繆灼平董事長原來也從事石材外貿,后來慢慢過度到外貿內銷兼做。他特別研究和定位在法式風格上,如代表工程有上海的玉蘭花園等。要做到這點特點鮮明,他積極和設計師合作,同時也給設計師提供有益建議,曾有位設計師來到他展位,受到啟發,高興地說,這次來參加展會,“最大的收獲就是碰到你!”
從事文化石生意的珠峰石業王志華女士說,珠峰石業定位廠家直銷文化石,板巖,服務了大批的廈門外貿公司。同樣服務廈門外貿公司的福鼎市石林有限公司繆起翔總經理說,我們只需要配合參展商,因為我們特別專注黑色的石材G684和紫晶黑鉆已經讓許多外貿公司認可了。
福建的本地石材狀況是,以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較大的飾面石材礦山開采為例,福建省泉州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礦山生態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決定截止2015年前,福建泉州所有石材礦山將全部關閉,實現整體退出,目前,除惠安、泉港、南安有少量采礦許可證未到期的礦山外,其他縣(市、區)的飾面石材開采全行業退出。這也就意味著,對于以石材業為支柱產業和主要經濟增長源的福建南安和晉江等地石材建材行業而言,將不可避免的迎來一段石材礦山關閉潮帶來的陣痛期。在2015年3月廈門石材展結束后,石材企業都要重新定位,面對接下來的青島石材展和水頭石材展,《中國石材行業發展報告》或影響格局。所以一家廈門希恩石材公司在本次參展自己展品的同時,還提供軟件服務,受到不少石材企業的關注。
廈門希恩石材公司還聯合環球石材網閩都商訊的石事點點評欄目(發財石8stone )合作,和參展企業和來賓提供軟件的使用指導和采購服務,為石材庫存變現金提供更大機會,這是結合石材展提供的網絡推廣工具。廈門希恩石材公司所介紹的全方位互聯網推廣軟件,可以通過殘疾人在家幫助寫商情軟文和打碼的公益平臺,實現免編商情,免輸驗證碼,免人工維護,免手工優化,免付費流量,免操作的整合營銷推廣利器。加速企業宣傳力度而成交訂單,讓庫存變現金的理想變得越來越簡單。
福建冠藝石材的蔣細奇經營多年的石雕工藝品,近幾年來開始專注到別墅和花園的石材加工。“福建惠安的很多從事墓石和雕刻的加工廠都在試圖轉變原來生產模式,惠安崇武早些年轉型從墓石做外墻干掛的幾家工廠,現在都形成一定規模了,我們也在往這方面拓展,家裝市場太大了,我們在重新定位。”(廈門國際石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