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投資收益誘人,是銀行理財的三倍
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網貸行業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左右,是目前銀行理財5.09%的收益率的三倍多。
通過網貸平臺,投資人把自己的資金借給有使用需求的企業或個人,這種理財方式,可獲得超過銀行存款數倍的收益,但風險相對較高,2014年第四季度國內網貸平臺“跑路潮”爆發,12月問題平臺數為90家,達到全年最高值。進入2015年,113家網貸平臺出現了問題。
上周末,加之陸金所爆出的所謂壞賬新聞,雖然后來澄清該項目于陸金所P2P業務并無關聯,但是這著實讓投資人們心里顫了好幾顫。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投資人踩雷不斷
“不會選太高的,因為‘踩雷’的人太多了。”采訪過程中,不少投資人表示,經過一兩年的投資經驗積累,已經慢慢的不再盲目追崇高息平臺,而是更看重收益合理,運營穩健的投資平臺。
越是高的收益,其背后就隱藏著越深的投資風險。但投資不是賭博,又很多風險是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預測和評估加以規避的。很多新生的網貸平臺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人的關注,動輒就發天標秒標,更有甚者,將借貸企業的借款拆解,變長周期為短周期,不斷借助新資金的注入來還前期的本息,以資金流動補漏洞,一旦出現紕漏,便會陷入龐氏騙局的怪圈。
值得欣慰的是,這兩年隨著投資人的理性回歸,已經其專業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多粗淺的騙局和經營不善的平臺,還有那些并無實力,純碎靠高息來攬客的平臺都能輕易識破。但追逐利益是永恒的規律,遏制行業不規范不僅要靠投資人的能力,更要靠政府監管部門的支持。
三益寶:呼吁監管政策的同時,更應慎選平臺
如今,呼吁監管的聲音越來越高,這聲音不僅來自投資者,還有經營者。三益寶網貸平臺的投資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行業中運作規范的公司非常希望監管政策能夠盡早出臺,來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他坦承,目前個別網貸平臺項目抵押、擔保物因在異地無法考證,不排除其中有虛假項目的可能。
“一條魚惹得滿鍋腥,我們更希望肅清行業風氣。”三益寶負責人表示,在新興的事物發展過程中,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乃至法律的保護,出現諸多亂象違規也在情理之中,這就更需要投資人擦亮雙眼,選擇規范可信的投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