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做法是建議寶寶出現腸痙攣之后父母要多抱多哄,我以前也是這么做的。后來當我意識到預防腸痙攣的重要性后,美贊臣專家建議父母們從寶寶出生后就開始多抱,尤其是那些表示出 “難纏”跡象的孩子。結果不出所料,腸痙攣的發生率明顯地減少了。
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就是親密育兒法能有效減少腸痙攣。同時我也看到,有時候即便父母做到了親密育兒法所應做到的一切,還是難免會有腸痙攣寶寶。即使我認為一開始狀態很好的寶寶后來也會有腸痙攣(不過這些寶寶的腸痙攣可能跟健康問題有關)。沒法安慰一個哭叫的寶寶的確讓人傷神,但實行親密育兒法的父母們確實能更好地對待寶寶腸痙攣發作,也能更好地尋找原因,對哭聲一般也會更敏感。在這樣的家庭,即使不能治好腸痙攣,也不會影響父母與寶寶的感情,只不過是本已很牢固的親情紐帶中多了一點小小的考驗。
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點是,腸痙攣通常在出生兩周以后才有,難道是寶寶給了我們兩周的緩沖期,讓我們幫他適應子宮外面的世界嗎?如果他發現父母的方式不能讓他滿意,他的身體系統就會從平衡轉向不平衡,變得亂七八糟,導致全部行為失調,也就是我們說的腸痙攣。
美贊臣專家提醒,即使是那些因為健康問題導致腸痙攣的寶寶,只要父母經常抱,面對發作時也能處理得更好。因為親密帶來的高度敏感,使他們對寶寶的需要十分在意,經常抱著寶寶的父母也能學會發現腸痙攣的一些征兆,從而將其消滅于萌芽之中。用嬰兒背巾對晚上腸痙攣發作的寶寶尤其有用??赡苁菍殞氃诎滋齑蟛糠謺r間都在努力自我安慰以適應環境,到了一天快結束的時候,他己經精疲力竭,于是腸痙攣爆發了。而白天把寶寶背在身上,使他在白天變得有規律,晚上就不會有腸痙攣了。白天積聚的緊張和晚上可以發作釋放的東西已經不存在了,因為把寶寶背在身上,讓寶寶感覺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