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企業家的一封家書
各位企業家朋友:
年關將近,想必各位已經安排好了日程:抓緊年前最后一個月,努力生產經營,然后回家陪父母過新年。
我們會給父母買很多東西,以補償我們常年不在他們身邊的遺憾。但我們卻無法保證買給他們的東西是合格的正品。
事實令我們悲傷:父親愛喝兩盅,我們買來好酒,但可能是假冒產品;母親怕冷,我們買來棉衣,但其可能是黑心棉做成;孩子愛玩,我們買來玩具,很其可能是由有毒材質加工而成……
我們出于孝心、愛心所購買的這些物品,卻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
當前,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問題屢屢出現。對此,我們難辭其咎。我們是企業家,我們生產產品,提供服務,我們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當一個惡行的鏈條足夠漫長,長到處在這個鏈條每一個環節的人都看不到這個鏈條的全貌時,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理由覺得自己無辜。我只是制造偽劣建材而已,并沒有其它的惡行;我只是賣染色饅頭,并沒有其他的惡行;我只是給豬肉注水而已,并沒有其他的惡行……每個人都這么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惡行構不成大害,但社會是由你我組成的。即使每個人的惡行微不足道,但它們組合起來,卻構成了這個誠信缺失、偽劣產品泛濫的社會。
我們都在抱怨這樣的社會,但我們忘記了,是我們自己造就了它。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們卻滑向了惡的深淵。不要再把所有的責任推給社會,因為,社會由你,由我,由每一個人組成。
也許,我們有苦衷。我們也想誠信經營,但我們有苦衷。曾幾何時,我們誠信經營,但我們發現我們卻競爭不過那些制假售假企業。制假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直接結果便是產品價格低廉。在琳瑯滿目的諸多商品中,人們很難去分辨那些足以亂真的假冒產品。于是,很多人本能地選擇那些價格低廉的產品。而誠信經營意味著真材實料,真材實料的成本自然要高于那些偽劣材質。于是,出于營利的目的,在這樣的風氣下,我們也漸漸喪失了操守,轉而加入到制假售假的行當中來。
我們也時常飽受良心的譴責和靈魂的拷問,但為了生計,我們似乎別無選擇。
我們種菜,用各種化肥農藥,我們深諳這一切,于是我們從不吃自己種的菜;我們制造棉被,用黑心棉,我們深諳這一切,于是我們從來不穿自己做的衣;我們建房蓋樓,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我們深諳這一切,所以我們從來不住自己建的房;我們制造汽車,用劣質鋼材,我們深諳這一切,于是我們從來不開自己造的車。
聽起來很安全,似乎躲避了一切危險。但我們終究要吃菜,終究要穿衣,終究要住房,終究要出行。我們躲過了自己制造的傷害,卻對別人的暗箭防不勝防。
每個人只想保護自己、而不為別人著想的結果,便是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我們確實保護不了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購買此領域的產品時,我們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上當受騙。但我們不可能成為所有領域的專家,我們在生活中也不可能只購買擅長領域的產品。于是,我們仍會頻繁地吃虧上當。
我們制假,然后靠賺的錢再去購買假貨,生活本來不該如此。
想起之前在網上看過的一個段子,名字叫“中國人的一天”:早上,穿上冒牌運動裝,買半斤地溝油炸的洗衣粉油條,切兩個蘇丹紅咸鴨蛋,沖一杯三聚氰氨牛奶;中午,在食堂要一份注水肉炒農藥韭菜,一份有毒豬血,一碗翻新陳米飯,回辦公室泡壺香精茶;下班,紅燒一條避孕藥魚,喝二兩甲醇,吃一個硫磺饅頭;晚上蓋著黑心棉被進入夢鄉。
段子充滿了黑色幽默,但幽默背后卻是辛酸。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2010年韓國首爾舉辦的第28屆國際食品展上,中國展區幾乎無人問津,與周圍的臺灣、日本及美國等展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國際食品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飲食文化,而中國展區已退至被各國客商遺忘的角落。究其原因,在各國消費者眼中,這個三聚氰胺、蘇丹紅、吊白塊、瘦肉精……等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國家所生產的食品,已經與有毒食品劃上了等號。
香港奶粉限購令的出臺,正是由于內地民眾對本地奶粉不放心而紛紛跑到香港搶購奶粉所致。奶粉可以搶購,但空氣呢?水呢?住房呢?
我們逃離不開這個國家,也不應該逃離。我們本可以使它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我們一心向善,只是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我們本可以相互溫暖,但我們選擇了互相傷害。
好的駕駛員不是只懂得踩油門,而是知道在什么時候踩剎車。我們不能讓自己的私欲像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一路向前;也不能讓它像荒草一樣瘋長,而不加節制。
我相信,我們都想誠信經營。為何要制假售假?因為趨利避害。我們是企業家,是生意人。我們要賺取利潤,于是我們核算成本和回報。我們看到大批不誠信的人大把大把地賺錢,卻沒有不可承擔的后果降臨,于是我們前赴后繼。
在市場行為中,道德是非常無力的東西。所謂商業道德,其實是一種經濟規律,有利的事情,大家就遵守,一切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只有當不誠信成為不合算的事情時,誠信才會成為人們的自覺。
是的,讓不誠信變得不劃算,唯有如此,誠信風氣才能漸漸形成。
我一直在做這樣的嘗試。于是,我創建了11315全國企業征信系統。公眾如果想要查詢某個企業的信用狀況,可登陸11315網站輸入企業名稱或商標名稱進行查詢,也可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輸入企業名稱及關鍵字(如信用,誠信等)進行查詢。
企業制假售假,如果被消費者或合作企業投訴舉報,或被質檢等國家相關部門通報公示,相關內容將永久保留到其信用檔案中,拉低其信用分值和信用等級。這讓不良企業在商務合作、市場開拓、銀行借貸等領域舉步維艱。而誠信企業依法經營,被消費者和合作企業表揚肯定,或產品被質檢等部門抽檢合格,相關內容亦會永久保留到其信用檔案中,這會提升其信用值和信用等級,對其商務合作、市場開拓等領域都有積極的影響。
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變成好人,而壞的制度則恰恰相反。我希望通過這樣一套機制,讓失信企業不再肆無忌憚、有恃無恐,讓誠信企業不再屢屢蒙受損失。
從現在開始,讓制假造假成為過去。如果你誠信經營,你們不用擔心得不到回報,因為誠信經營會讓你們的信用分值和信用等級會提高。如果你制假售假,不良信用信息的記錄則會讓你得不償失。
11315一直堅持“客觀,中立,第三方”的征信原則去采集企業信息,確保每條信息的真實性。我們絕不會刪除企業的不良信息,除非有證據證明該信息是假。同時我們接受大家的監督,并且希望在大家的幫助下,將11315打造成“幫助企業見證信用,保障大眾消費安全,配合政府監管市場,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信用公器。
我們是一輛汽車,我們完全可以決定開往哪個方向。我們有思想,有意念,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經營理念。我們是人,是父親的兒子,是孩子的父母,是別人的朋友。我們完全有能力讓他們、也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干凈、透明、真誠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能夠做到,只要我們決意開始。一旦回歸正軌,我們會漸漸發現:我們原來也可以互相溫暖,而且它能帶給我們更大的利處。
綠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