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忠于理想,但我們更面對現實。”切格瓦拉是一位積極的共產主義革命者,但是面對至今還是以金錢為紐帶的社會狀況,他還是發出這樣的感慨。同樣的,我們現在應該朝著按需分配的美好社會目標前進,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金錢以及與之相關的投資理財在我們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重要。
在你的一生中,曾經有什么給你帶來過最大的快樂?是初戀時的那一低頭的溫柔?是事業發達時那顧盼生風的豪情?是金榜提名時?“是我十八歲那年賺到第一個英鎊的時刻。”馬丁·摩爾斯這樣地回答,這位英國最大的期貨公司總裁在臨終時回答。他死的時候想到的不是一個親人,也不是一段對他深有感觸的情感,這是多么悲哀啊。
李嘉誠70歲大壽那天,有賓客問他;你平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李嘉誠小聲地對賓客說:開一間小飯店,忙碌一整天,到晚上打烊后,與老婆躲在被窩里數錢。是啊,李嘉誠似乎很謙虛,但是事實他想到的只有他自己,卻想不到為他賣命工作的無產階級工人,他怎么不說他的愿望是將自己的錢全部平均分給自己的工人呢?
金錢是一個天平,你可以在上面稱出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企業和品牌的價值、一個國家的國力強盛。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幸福更多應與內心相連。就像毛澤東寫白求恩、張思德,那種無私奉獻所能給人的幸福感,豈能是一些貪婪的富豪所能理解的?
沒有人喜歡葛郎臺式的“惡名”,然而,在現在這個時代,你不能不重視金錢,并且給它以正確的對待。就像香奈爾說的,“錢使我獲得的獨立性是很有價值的。”現在還是按勞分配的時代,賺錢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對社會做出貢獻的體現,錢使人改善生活,更應改善自己的內心。
可能現在還沒有老板會將工人幫他賺的錢平均返還給工人,但是作為工薪階級自己要學會投資理財,例如投資P2P網貸安心貸平臺,門檻低,收益高,而且安全易操作,雖然不能保證發大財,但是滿足現實生活需要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