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新三板擴容至全國、交易結算系統上線、做市商制度落地以及做市商擴容等大事件無不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建設的亮點。2014年全年,新三板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并購數量等都實現了迅猛增長。
2015年新三板將推出競價交易方式,屆時包括協議轉讓、做市轉讓在內,三大交易方式將完備;掛牌企業數量規模的迅猛增長將促進明年新三板實施分層管理;同時,新三板還將推出優先股、債券等新品質,豐富市場融資工具,推出新三板指數和做市股票指數。
新三板市場規模迅速擴大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擴容至全國,首批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266家企業在北京舉行集體掛牌儀式。
首批企業集體掛牌后,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到621家,一舉超過中小板企業數量。自年初首批企業集體掛牌以后,新三板企業數量實現迅猛增長。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先生指出,新三板未來將是全球范圍內較大的基礎證券市場,2015年新三板市場容量不受限制,將迎來質變。截至目前,掛牌公司已經達到1600家。據隋強介紹,目前仍有在審企業500多家,券商已簽約的擬掛牌企業達到3700多家。三項相加,掛牌企業與擬掛牌企業總和接近6000家。按照目前40多個工作日的審查速度,預計明年年中前后,新三板企業數量有望超越整個A股企業數量。
在融資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掛牌公司完成股票發行280次股票發行,融資金額119.67億元,是2013年全年股票融資金額的11.6倍,平均單筆融資額4273.86萬元(2013年為1670萬元)。
2014年,新三板并購重組活躍度也比較高,今年以來共計18家掛牌公司涉及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此外,22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參股或控股了20家掛牌公司。
做市商持續擴圍
做市商是中國境內證券市場的一項全新嘗試,也是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項制度創新。截止到12月29日,做市轉讓股票累計達107只。8月25日做市業務上線促進了市場交易。今年前7個月市場整體股票成交筆數合計3415筆,而做市業務上線當月市場整體成交筆數達到9821筆。
2014年12月2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證券經營機構參與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全方位鼓勵與支持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海通證券預計未來3年,新三板掛牌企業將以每年1500家的速度增加,到2017年末達到7000家至1萬家。
“新三板助推券商收入多元化。”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先生指出,從納斯達克的經驗來看,新興市場成長初期的最大問題是流動性,當市場交投活躍后,掛牌和做市交易利潤趨近于零,而基于高成長公司的全產業鏈投行業務、衍生品業務和資本中介業務是市場盈利的核心,這些都要建立在市場繁榮的基礎上。券商具有業務平臺、資本實力、定價能力和機構渠道的優勢。
事實上,2014年做市商制度實施之后,券商就已經具備了在新三板掘金的工具,這一制度甚至還成為一些中小券商“彎道超車”的利器。
此次《通知》為券商開拓了更廣闊的盈利空間。《通知》允許主辦券商探索股權支付、期權支付等新型收費模式,這意味著券商未來在推薦企業掛牌時就可獲得其股權。如果掛牌企業發展良好,今后無論是轉板、并購還是留在新三板,券商都會獲得不菲收益。
分層管理是持續創新發展需要
2015年新三板將步入新發階段。據隋強介紹,2015年主要工作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研究推進市場分層管理。二是豐富完善市場交易方式。抓緊完成競價轉讓交易系統的開發建設。三是大力推進市場服務創新。盡快推出優先股、債券等融資工具。四是繼續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2014年以來,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數量迅速增加。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掛牌公司的差異逐步顯現,單一的市場層次已逐漸不能滿足新三板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市場分層是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的內生需求和持續創新發展需要。”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先生認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市場分層,將對不同層次市場在交易方式、信息披露、股票發行、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實行差異化安排。
目前,掛牌公司在規模、行業、成長階段、盈利水平、股權集中度及市場流動性等方面已經形成較大的差別。隨著市場功能的日益完善,證券產品的不斷豐富以及市場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未來掛牌公司數量還將大幅增長,掛牌公司差異化決定了其市場需求的差異化。
“對掛牌公司進行分層管理,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水平,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效率,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市場創新發展的空間。”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先生說。
轉板機制是政策必然導向
與創業板相比,新三板企業主要有兩點區別:一是按照證監會的說法,新三板是承接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證券市場,相對創業板企業來說,它的規模更小,不需要硬性的財務指標,完全由市場所決定;二是新三板面向的投資群體也不同于創業板企業,不是公眾,而是有準入條件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而與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的區別則主要在于地方性與全國性。
“2014年可謂新三板開局之年,談論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幾乎沒有業內人士不提到新三板。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已超過1500家,并有600家左右的企業在審。新三板市場掛牌公司總數已經超過中小板與創業板之和,并直逼主板市場。”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先生說。
近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副總經理隋強表示,在2014年新三板市場走過擴大試點至全國、上線自主交易結算系統和做市商制度等三大里程碑后,2015年股轉系統將在市場分層、交易方式、市場服務創新等方面繼續推動新三板市場發展。
新三板加快市場投融資服務平臺建設
新三板以服務中小微企業、支持創新創業為其使命和宗旨,這是認識市場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我們的市場特色所在,我們所有的工作均圍繞這一宗旨開展。經過一年的努力,全國股轉系統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初見成效。
新三板在股票發行和并購重組方面,實行事后備案和信息披露監管,為掛牌公司創造了寬松的環境。2014年以來截至12月12日,掛牌公司完成280次股票發行,融資金額119.67億元,是2013年全年股票融資金額的11.6倍。
新三板基本實現了中小微企業的小額、按需、快速融資。普通股融資之外,全國股轉系統將提供優先股、公司債等多元融資工具,進一步擴大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
在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先生看來,2015年,股轉系統將盡快推出優先股、債券等新品種,豐富市場融資工具;啟動股轉系統指數的編制及相關投資產品的研發工作;推動證券公司開展掛牌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研究各類資產證券化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加快市場投融資服務平臺的建設。
新三板迎來再一次跨越式發展新階段
2014年以來,新三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新三板將呈現更多驚喜,中小企業迎來全新發展階段。同時,中小企業主應反省自身,自己企業是否做好了新三板上市準備?
作為新三板行業唯一一家全產業鏈、一條龍服務機構,新三板英雄會以“維護一個美好的新三板”為宗旨,提出“要上新三板,必過英雄會”的目標,新三板英雄會是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服務于中小企業新三板上市的第三方服務平臺,獨創1+N服務模式,整合了券商、會所、律所、評估機構等眾多資源,為企業提供一條龍式的快捷服務。新三板英雄會一直專注于探索成長型企業的資本價值需求,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上市整體規劃、提供企業財務規范、融資、股權激勵、并購重組等咨詢服務,成為中小企業實現新三板融資的最有利推手。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大量新興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大量的優質資源向新三板集中,分層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競價交易制度的推出,以及個人投資者門檻進一步降低,2015年的新三板無疑再次邁上新臺階,迎來再一次跨越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