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電商的發展在近年來又愈演愈烈的趨勢,其實關注國內經濟和國內資本市場的人都知道,曾幾何時,每年的國務院第一個經濟文件幾乎都是涉及到三農的問題。可見三農經濟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的成功上市,以及他們開始涉足到農村市場的決心都給農村電商點了一把火。
三農電商小火慢燉
當然說到三農電商還要感謝我們的李總理。2014年的11月19日,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參會前先去了一趟有天下第一淘寶村之稱的義烏市青巖劉村。李克強在青巖劉村走訪了三處地方:一家做旅行收納包業務、年入千萬元的B2B店鋪,楊耀暉的親子裝網上零售店,以及一個每日接單一萬多票的快遞網點。總理一個小時的到訪,無疑為剛剛起步的農村電商添上了一把大火,如果說前面的農村電商更多地靠草根們自發地興起的話,那么以后的農村電商發展又會如何?
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刷墻行為就可以覆蓋的,也不是一個縣長大會就可以推進的。京東、阿里巴巴、當當,包括世紀佳緣都把自己的廣 告刷到了農村市場。馬云曾經也表示:“要在農村電商、跨境貿易和大數據三個領域進行重點投資。”隨后阿里巴巴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宣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據阿里巴巴研究院發布的《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從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提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預測2014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2016年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可以預見,農村電子商務在今后幾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落地才是關鍵
三農電商不僅僅是消費,更主要的還是應用落地。當然這里的應用是多方位的,尤其是涉及到農村市場的應用才是最關鍵的。尤其是沉淀到最底層的應用獲得用戶機會將更大。對于農村市場而言,最底層的范疇自然是最后的自然村。這才是關鍵。目前很多巨頭的布局還是自上而下的一種布局,而沒有自下而上的反饋,這恐怕也是大企業的通病,對于那些電商大鱷來說,這也是難以避免的,畢竟大電商企業的理念和發展思路和底層的發展是不同的。
目前對于在底層的反哺發展起來的應用或許更具有真正落地的優勢。目前在這方面,農村O2O應用的落地自然也是從下到上的一種反哺。目前一些農村O2O網站也在開始悄然興起。筆者看到村村樂這個網站在布局農村市場的模式和其他的電商平臺是不一樣的。據悉,村村樂已經運營了五年,這意味著他們對這個市場的了解和理解應該更多一些優勢,而電商平臺進入是扎堆而下。如果你以為村村樂是一個小網站的小打小鬧,那么你也錯了。其實這個網站目前已經實現了每年收入幾千萬了,被VC估價10億元。
那么它靠什么獲得這種成績?首先它從一開始就是一種O2O模式,村村樂分別有線上和線下兩塊:在線上運營部分,網站的框架設計直接融入SEO策略,網站做好之后沒有多久,你在各大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些村莊的名稱,村村樂基本上都在前面,這樣基礎流量就有了,每天有上幾萬IP。并且推出網絡村官,成為村網站的管理員。幾年下來,一共招募有20萬個網絡村官。
線下部分是進行的農村市場推廣。那么線下做了些什么業務呢?這點其實很關鍵。目前看主要做了7方面:一是墻體廣 告。這一點在農村市場很重要,也很管用。每村至少三面墻,周期至少三個月。利用公路兩旁的墻面,或者住宅房墻壁,進行彩色防水涂料顏料繪制成各式各樣的宣傳內容,或用噴繪布或噴繪膜制成廣 告圖案。二是路演巡展。三是電影下鄉。四是村委廣播。與村委廣播站合作,利用大喇叭將商戶或企業廣 告按固定要求時段播出。五是農家店推廣。六是橫幅廣 告。七是宣傳欄推廣。
據悉,村村樂的下一步是計劃先投資2億元在1萬個村莊做超市。把一些小賣部改成超市。引入無線WIFI,引入管理系統,引入貨源等等。不過這項工程比較大,投入也比較多。是一個長期根植的項目。做大做強還需要觀察,在一些發展相對較快的村落應該不成問題,因為這些村落本身已經出現了超市的鋪設,概念落地沒有問題,關鍵是配套服務是不是能夠同步跟上。這是考驗村村樂的關鍵所在。
農村市場前途廣大
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制定農業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發展以電子商務為導向的配送物流,完善農業電子商務體系。其實農村市場也有很多產品需要擴散出現,而要想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助農民增收,必須實現農產品的規模化、品牌化經營。同時,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利用品牌創造利益優勢,培育強勢的農產品品牌,從而增強本村農產品的競爭優勢。
如果說中國已發現淘寶村數量增至211個,那么以村村樂為代表的另一種根植農村市場的嘗試所帶來的覆蓋和鋪設更廣闊。畢竟淘寶村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有的村落主營產品單一,模式僵硬,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當然,農村電商隨著交通、通信、物流條件的不斷改善,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繼我國網購市場規模突破一萬億之后,城市網購市場增速日漸放緩,農村市場成為電商下一輪增長的新引擎。縣域電商、農產品上網、地方特色館、電商園區、跨境電商,這都是農村市場大有可為的趨勢。國務院辦公廳之前出臺的《關于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向農村延伸業務,推動居民 生活服務、休閑娛樂、旅游、金融等領域電子商務應用。
此外還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火爆,一些有特色的“名吃”恰恰是埋在深山人未知,經過曝光之后,馬上在淘寶就有了相應的經營者,并且十分火爆,其中的一些恰恰來自農村,來自深山里。二是農村的移動互聯網建設,寬帶下鄉,手機普及的力度也越來越大,這樣任何的電商行為都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來解決,因此發展手機客戶端對于農村市場來說更實際一些。此外就是物流的問題,這或許是一個焦點問題,畢竟配送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村村樂的模式能夠被很好利用的話,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物流的傳遞站?比如配送到村落的超市里,一個村子的取貨就變得簡單了許多。有了概念和市場,再有模式的落地,那么農村市場的空間就打開了,這樣也可以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閉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