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的P2P行業,有如下兩副景象的畫面:一邊是風投或實體資本忙著給那些P2P“新貴們”投錢;一邊是平臺跑路、倒閉等行業丑聞的愈演愈烈,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而無論怎樣都不能否認的是,互聯網金融P2P網貸的整體發展依舊如火如荼,每天加入P2P網貸理財的各路投資人數量也是只增不減,很多P2P網貸理財產品依舊為很多投資理財人士帶來了響當當的收益。隨著行業相關監管細則出臺的日益臨近,2015年的P2P網貸行業到底路在何方?
與單純的資本運作相比,不同行業的跨界合作給P2P借貸行業的未來發展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并且,隨著各路資本的入局,野蠻生長多年的P2P借貸行業迎來全新的競爭格局。在此背景下,P2P行業兩極分化加劇,行業洗牌提速。一些行業領跑者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并開始探索更具個性化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
不少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今年宏觀經濟持續下行,資產質量惡化的情況還將加劇。不僅如此,隨著P2P行業增長放緩、股市走強帶來的資金外流等因素,P2P平臺2015年的流動性壓力也將增大,不少平臺都會暴露出風險。
風險與機遇是并存的,在行業洗牌提速的大趨勢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P2P行業在資產端和資金端的壓力都會增大。在資產端,2014年以來,隨著P2P借貸市場規模的擴大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尋找新的投資標的成為各家P2P的當務之急。尤其,隨著各平臺跑馬圈地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如何獲取優質的資產成為其做大規模、獲取客戶的關鍵一環。所以,從去年開始,繼小額信用借款、擔保借款之后,越來越多的P2P借貸平臺開始把觸角伸向票據、保理、租賃等金融資產。當然,這個前提是,不斷“降溫”的P2P收益率也給了平臺裝載更多樣化金融資產的空間。
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P2P行業建立多層次產品體系和多元化投資標的的趨勢還將繼續。而如何甄別優質的資產并對其進行風險定價是橫在每個平臺面前的一道難關。
除了資產端,2015年,P2P平臺在資金端的壓力同樣明顯。隨著各路資本涌入,行業競爭加劇,過去簡單粗放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2015年,P2P行業在人才、IT、風控等方面的隱性壁壘不斷提升。并且,隨著各家平臺在市場營銷、品牌推廣方面的投入增加,獲客成本也將水漲船高。業內人士認為,在2013年之前,因為平臺數目有限、資金需求有限,網絡資金的供給相對充沛。但之后,大量平臺涌現,各類金融資產紛紛借助網絡渠道進行銷售,而P2P借貸投資用戶的數量并未等比例上升,這就使得網絡資金的供應開始短缺。
2015年,P2P行業對于投資端客戶的爭奪將非常激烈,獲客成本必然進一步提升,各家平臺在資金端的壓力都會增大。2015年網貸行業將從火爆、混亂的現狀過渡到理性和監管趨嚴的局面,最大的挑戰和機遇都是來自于行業的不斷規范以及監管的到來。從目前管理層的表態來看,管理層對互聯網金融包括網貸行業是寄予厚望的,適當的監管政策落地將會帶動法律、征信、銀行等基礎設施向P2P行業開放,給整個行業行業帶來一次新的洗禮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