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三板市場飛速發展,但回想整個2013年,新三板掛牌的公司僅為356家,總市值為553.06億元,到2014年底,掛牌公司達1572家,總市值達4591.42億元。在股票轉讓方面,2013年新三板市場全年成交額為8.14億元,2014年則猛增至130.36億元,股票換手率也由4.47%增長至19.67%。2014年的成績單意味著新三板市場流動性的加強以及投資者熱情的逐步上升。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并購、競價交易推出、轉板制度落地等方面應該給予更多關注。
新三板成并購大舞臺
分析人士認為,并購在新三板市場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新三板的很多制度創新,吸引了大量高科技創新企業掛牌,對資本而言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
目前新三板還是一個孵化器。因為目前上市的企業都非常小,而且都是創新型的高科技企業,具有極好的成長性。而目前國內的傳統產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亟須轉型升級。因此,新三板市場就變成了提供最佳并購標的狩獵場。
數據顯示,2014年24家掛牌公司并購重組,涉及資金30.96億元。8家掛牌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交易金額13.74億元。被并購或者因并購而終止掛牌的公司有16家,交易金額17.22億元。
相關專家指出,新三板也會成為VC/PE的狩獵場,風投和私募也會在新三板市場淘金,尋找將來有潛力進行IPO的企業資源。在當前的資本市場監管體制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很難直接上市,在新三板掛牌恰恰是當前最佳選擇。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認為,隨著新三板市場實現投融資更快捷,掛牌程序的更加簡化,其將來一定是從掛牌展示到實現價格重估、價值發現的最佳場所,為機構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提供更多實施并購戰略的舞臺。
競價交易凸顯新三板公開交易市場特點
據了解,此前隋強曾公開表示,新三板將在2015年上半年推出競價交易方式,全國股轉系統正在抓緊進行技術、制度等各方面的準備工作。競價交易推出后,市場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提升,新三板公開交易市場的特點將凸顯。
由于實施競價交易需要有一定規模的投者和一定程度的成交活躍度,2015年新三板的投資者門檻將有望進一步降低,特別是針對個人投資者的“證券類資產市值 500萬元人民幣”等條件有望放松。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指出,由于新三板自身的功能定位異于主板市場,再加上掛牌企業業績相對不穩定,風險依然較大。如果短時間大幅降低投資者門檻,同樣會不利于市場長期穩定的發展。有業內人士提出,可以在市場分層管理實施后,針對不同風險特征的層次設定差異化門檻。
轉板制度打開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道
據悉,2014年10月17日證監會《關于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表示,將推動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
“目前雖已有新三板企業成功登陸主板,然而這些掛牌企業轉至中小板、創業板仍是通過嚴格的IPO審核。轉板制度的推出有望吸引更多尋求上市的企業掛牌新三板,并使新三板對投資者更富吸引力。”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指出
隨著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新三板轉板制度的制定也被正式納入議程,已掛牌企業到時可通過轉板制度進入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交易,轉板通道的打開使新三板吸引力陡增。
中小企業應未雨綢繆
相關專家指出,新三板制度建設馬不停蹄,未來3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將突破5000家,總市值萬億元以上,面對新三板,中小企業將蜂擁而入。
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在公司治理、財務稅收、合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問題。掛牌過程中仍需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不同的專業咨詢機構的介入,幫助企業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
中小企業應未雨綢繆,為新三板掛牌上市積極準備,毫無疑問,中小企業急需專業機構扶持才能順利掛牌新三板。新三板英雄會是全國首家服務于中小企業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專業平臺,是國內領先的資本運營專業服務機構,獨創1+N服務模式,提供券商、會所、律所等一體化打包服務的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上市整體規劃、提供企業財務規范、融資、股權激勵、并購重組等咨詢服務,成為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最有利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