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來中國有100個設計師品牌,希望有60個是我們曾經幫助過的。”——雷海波
一個設計師出身的CEO,你猜會是什么樣的?
反正,雷海波肯定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在 太火鳥位于798藝術區一隅的辦公室里,雷海波安靜地坐在角落的工位上。他的頭發很長,沒有像個“設計師”一般拗個造型,而是有些羞澀地掩著臉。冬日的陽光照射進來,他周邊太火鳥推出的產品琳瑯滿目,閃著光。他跟你講關于設計、關于太火鳥的種種,突然間,雷海波神采飛揚。
一定有兩個雷海波:一個安靜羞澀,竭力讓自己在人海中毫不張揚,怎么看到就怎么被忘記;另一個馳騁江湖,登高振臂,嘯聚英雄匯于麾下,做江湖傳頌的太火鳥鳥叔。
前傳:視覺中國
這種“對立統一”一以貫之。
在進入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前,雷海波是學校主持人、校園十大歌手,進入大學后,他是系團總支副書記。但在大學同學的記憶里,印象卻截然不同:“平和寡言,心里有貨。如果你不跟他主動搭訕,他可以坐在你對面一直沉默著。學美術的,書架上卻都是編程的書。”在大學期間,雷海波開始從事軟件包裝和交互界面設計。
那幾年,正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紛紛登場亮相的第一波浪潮。校園外的白頤路(后來緊跟潮流改名“中關村南大街”)豎起了巨幅廣告:“全世界計算機聯合起來,Internet就一定會實現。”每日出校門大標語撲面而來,任誰都是要心潮澎湃的。
2000年,雷海波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留京,進入賽迪集團。
作為中國較早一批開始接觸互聯網的設計師之一,雷海波發現,中國的視覺創意領域空間廣闊。他辭去公職,把理想寫成計劃書發布到了一個網站的設計板塊上,希望 尋找志同道合的一起做設計門戶網站的伙伴。帖子發上去之后,當天就有三四十個人響應,最終,通過線上線下的溝通,謹慎的雷海波選擇了10個創業伙伴,一起 湊了10萬塊錢當作創業經費。雷海波給網站起名“視覺中國”:“視覺改變中國,創意成就未來。”
先說后話:2010年視覺中國社區與多家關聯企業整合成為視覺中國集團,并于2013年8月在深圳A股主板借殼上市,成為A股唯一的互聯網文化創意企業。
但這一路,波波折折。
最初的視覺中國是一個虛擬的、非營利的、公益性的網絡創意社區,設計師們在論壇里交流作品,溝通設計理念。2003年,創業團隊對發展方向產生了分歧,分道揚鑣。雷海波因此把視覺中國網站重新規劃成四個新的平臺:設計信息平臺、創意數碼平臺、產業服務平臺以及社區平臺,分別對應媒體資訊、軟硬件廠商及產品、 設計行業企業會員和設計師社區,迅速吸引了廣告客戶及軟硬件廠商的廣告投放。
2006年9月,視覺中國獲得業內巨頭數字圖片服務商VCG集團數百萬美元投資,成為當時唯一一家獲得風險投資的視覺創意專業網站。
風投使得視覺中國急劇膨脹規模,卻導致了虧損。“業務規模擴大導致運營成本提高,而互聯網業務不可能馬上盈利。只有原來的設計板塊廣告有所增長,新成立的攝影和時尚板塊幾乎沒有盈利。”
雷海波決定壯士斷腕,把不盈利的部門砍掉,把設計板塊做透。視覺中國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商業模式——“媒體 社區 產業平臺”。
視覺中國先后組織了視覺中國盛放新銳100計劃、中國CG英雄會、中國創意精英年會等在業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活動,發掘包裝了大量知名設計師。2010年,視覺中國成為北京世界設計大會獨家官方網絡媒體,無論注冊用戶數、網頁瀏覽量、媒體公信度還是市場占有率,都躍居行業第一。作為媒體和社區,超過200萬名設計師活躍在視覺中國。視覺中國選擇與具有商業化前景的插畫設計師簽約,代理銷售他們的插畫作品和圖片作品;與產品設計師簽約,幫助推廣宣傳和代理銷售原創設計產品。借助VCG集團控股的華蓋創意、漢化易美、東星娛樂等B2B的視覺內容銷售平臺,視覺中國與之形成互動,成為了設計師原創 設計的首選銷售出口。
2012年,視覺中國再次改版,通過建立原創設計產品孵化模式,建立D2C的創意產品生態產業鏈。
創意設計,生存還是毀滅?
“視覺中國是我創辦的,但是視覺中國集團上市是一個集體行為,不是我作為一個設計師個人力所能及的。人生更大的夢還在等著我去實現:我希望能踏踏實實地幫助有設計和有創意的這些人做自我品牌的產品。”
早 在2011年,雷海波就在視覺中國成立了一個新的業務部門——視覺中國銳店。它是采用D2C模式的創意產品電子商務平臺。D2C是Designer- to-Customer的縮寫,它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是產品設計師直接面對客戶的一種商品銷售模式,主要是借助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設計師通 過互聯網直接與客戶溝通并傳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和相關設計的產品,從而達到出售產品的目的。
事實上,側重于平面設計,是視覺中國的獨到之 處,卻也是雷海波感到遺憾和不“完滿”的地方。成立銳店,立意于為工業產品設計師開拓疆域。“未來的五到十年,將不存在獨立的設計公司。事實上,硅谷互聯 網及IT 巨頭已紛紛開始收購設計公司,同時迅速擴大旗下in-house設計部門的規模。或許這也是獨立設計服務公司末日的前兆。”
“視覺中國銳店平臺主要起到原創作品聚合的作用,另外也在小規模嘗試產品的孵化,平臺采用社會化生產的方式,使設計產品可以做到快速出新,并通過預售的方式來降低成本。”
視覺中國上市后,雷海波退居二線,只擔任戰略顧問。他在籌備二次創業。
在投資圈,一個踏實靠譜的人似乎遠比一個看似成功的項目更有吸引力。
聽聞雷海波將二次創業,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隨即表示愿意投資他的創業項目,這也是黎萬強閉關前投資的最后一個項目。第二筆投資則來自與雷海波相識十幾年的原戈壁投資合伙人、梧桐樹資本合伙人童瑋亮。
在童瑋亮的熱心撮合下,雷海波結識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徐小平的“考察”并不那么具體,甚至都沒有詢問雷海波太火鳥的具體業務。他和雷海波聊藝術,聊雷海波 夢想中的工業設計理念。徐小平精辟地總結雷海波的工業設計創意平臺:“創意是海量的,太火鳥要尋找的是具有創新價值的‘性感設計’產品。”
2014年3月,黎萬強、童瑋亮以及徐小平的200萬美元天使投資三筆融資到賬。作為孕育良好的新生企業,太火鳥破繭而出。
在太火鳥的網頁上,給出了一個官方的解釋:太火鳥,太陽鳥科,是距離太陽最近的鳥類,又身帶七色羽翼,被人當作“太陽神”的使者,是獨立、自由、美麗的象征云云。你若當真就輸了。這個名字其實是雷海波愿景的諧音:“太火了!”
必須性感!
太火鳥定位創新產品孵化加速器兼原創產品社會化電商平臺,為的是解決目前原創設計產品品牌中缺乏成熟的營銷體系和孵化平臺這一痛點。
在雷海波心目中,創新有三極:技術創新、設計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設計師出身的雷海波更傾向于相信,未來是設計師引領工程師甚至設計師主導智能硬件創新的時代。
雷海波掰著手指細數世界頂級的設計師主導的公司,特別推崇蘋果和Airbnb:“技術從來不是蘋果公司的長項,喬布斯就是一流的設計師。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在 于設計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庫克接棒后,蘋果內部也依然是以首席設計師艾維為中心的產品研發設計團隊說了算。工程師只考慮物和物,設計師更多要考慮物和 人。所以設計師更懂消費者需求。設計師現在還沒真正站到舞臺中央,未來一定會站到舞臺中央,現在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苗頭。”
作為一個鼓 勵設計創新的平臺,太火鳥本身則建立在商業模式創新的基礎之上。雷海波整合了“眾包”和“眾籌”的概念,推出了“眾創”的模式:網站整合創意產品社區與電 子商務服務,利用眾包到眾籌的營銷方式,讓社區參與產品開發整個過程,包括提交創意、審核、評估、開發、預售、生產、銷售等多個流程,創建創意生態系統。 “建設基于消費者及設計師的大數據,帶領創意者們共同開啟一個全新的眾創時代。”眾籌和眾包,是當下互聯網的熱詞。
“通俗來講,跟親朋好友借錢創業是自籌,而眾籌則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
“眾包,是產品研發設計流程的變革。以前要做設計,一般都需要做兩個月的市場調研、三個月的內部研發,然后再開模打樣,已經用了半年時間,市場可能已經發生了 翻天覆地的變化。眾包的理念是,創意擁有者將想法提交到平臺上,如果這個想法足夠好,平臺就會幫你把想法變成商品,然后銷售出去,這個流程可以很短,而且 消費者可以參與。”
這樣的產業模式在美國已有成功的案例。行業標桿企業——創意產品社會化電商Quirky,利用眾籌的方式,讓社區里 的用戶參與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包括提交創意、評審團審核、估值、開發、預售、生產、銷售等多個流程。Quirky平均每周會收到2000個創意發 明,Quirky從中選出3~4個創意進行生產,并會向它的零售合作商——包括線下賣場Target和Best Buy等以及線上商店Fab 和亞馬遜等——送去3個成品銷售,同時在自己的電商平臺上售賣。
即便有成功的先驅,這一模式也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后的中國化改造。“中國 社會缺乏信任感,版權保護機制尚不健全,山寨成本低,在中國真正有想法的人不會將創意放在開放平臺上,所以我們采用開放眾包和內部研發同步進行的模式。”雷海波介紹,在校學生、初創團隊、業余設計師、產品經理等都可以在太火鳥網站上提交創意,創意到產品的整個過程將呈現在網站上;同時太火鳥與一些國內專業 設計師團隊合作,只有項目組直接相關人員可以看見創意內容和進展,在粉絲投票階段完全公開。在投票階段獲得100票,經過專家評分階段后,產品即可在太火 鳥平臺上進行預售,之后可進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完成眾籌。產品是否推向市場的決定權在用戶手中,專家團隊主要是從供應鏈角度來給予評判,讓設計師少走 些彎路。目前,太火鳥平臺上的創意產品主要還是來自“內部研發”模式。
徐小平帶給雷海波最重要的,不是天使投資,而是關于“性感”的定位。
“通過審核的創意產品必須符合當下發展趨勢即勢時性且設計驚艷,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系成為用戶某種情感的紐帶。要夠‘性感’!”
什么樣的性感?
在 全民關注PM2.5的當下,太火鳥首先推出了自己的成功孵化產品“Dream Maker造夢者智能空氣凈化器”。據雷海波介紹,造夢者采用靜電吸附式技術,擁有獨特的靜電離子能技術和綜合去甲醛臭氧技術,解決了靜電式空氣凈化器易 產生臭氧的難題。同時,造夢者還利用移動設備遠程控制實現了人機交互,能夠自動檢測PM2.5、CO2、溫度、濕度,并實時反饋到用戶的手機上。6月,造 夢者智能變頻空氣凈化機DM460S01-i摘得“科技創新大獎”的桂冠。
7月1日,造夢者在京東眾籌頻道同步上線,上線一小時就迅速達成了眾籌目標,不到一個月,造夢者成為京東平臺首個破百萬項目。至7月31 日上午眾籌結束,其眾籌完成率高達4053%。
雷海波的桌上,放著一臺風格簡約的白色機器。這是太火鳥最新推出的“嬰萌智能配奶機”,由一個剛剛畢業于清華美院的青年團隊研發。
可以想見,這是眾籌平臺上被新手爸媽熱捧的產品:將一周分量的奶粉和水放入機器,用APP 掃描奶粉條形碼,配奶機便會自動獲取配比和溫度信息,立即實現在機器或手機APP 上一鍵配奶,10秒鐘就可完成。根據寶寶的生日、性別和體重信息以及具體使用的奶粉品牌,機器還將通過AP生成喂養建議。通過APP,用戶還可以直接與兒 科醫生分享寶寶的各項數據及喂養記錄,提高問診的準確性和效率。
嬰萌智能配奶機在上線淘寶眾籌的短短幾天時間內,突破百萬大關,截至12月1日17:00,共籌集16446727元。
除了嬰萌智能配奶機、造夢者智能恒氧新風機,近日火爆微信朋友圈的洛可可55度杯等話題產品,也都是太火鳥的孵化成果。
當然,太火鳥收獲的也不盡是贊譽。55度杯遭遇大規模仿制,嬰萌智能配奶機被部分“老手”父母認為“擁有欲望并不迫切”……都是雷海波傷神的問題。而實際上,這不是雷海波的問題,而是“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路上,創意匱乏的軟肋。
“曾經,我想模仿美國Fab的閃購模式做一個國內的創意產品閃購平臺,閃購模式的特點是為設計師提供平臺,將設計師的產品在幾小時內以折扣價格銷售出去,同時 也吸引大量消費者搶購這種限量‘奢侈品’。但我很快發現,中國并沒有那么多創意產品可賣。國內設計市場的前端還沒有打開,必須先幫助設計師將產品孵化出 來,才能有源源不斷的貨源。因此,做原創設計品牌的孵化器恰逢其時。”
這恰恰是太火鳥之于中國的意義所在。“如果未來中國有100個設計師品牌,希望有60個是我們曾經幫助過的。”
文章作者:陳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