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在京舉辦的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發布會活動,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家庭教育”呈現出許多新的變化,如何正確關注和培養青少年健康心理,是新生代的家長們迫切需要學習的。現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教育格局還處在“嚴母慈父”的階段,父親以事業為重從而忽視了教育這一塊,而需要母親用更多熱情去填補空白。這種不平衡的教育方式長此以往,只會逐漸導致孩子的心理上的扭曲。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其實父親的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非但不能缺少,甚至起到的是表率主導作用。所以,讓父親回歸家庭,平衡教育,是改進教育方式的當務之急。
去年兩檔人氣火爆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和《爸爸回來了》引起全社 會的熱烈討論,一方面體現了“父親教育”開始得到了重視和關注;另一方面更加反映出現在社 會上大多數家長是好奇、渴望有這樣一個可以讓他們觀望和學習的平臺。其實,早在2004年,一本叫做《父子驢友》的書,講述的就是爸爸單獨帶孩子的獨特經歷,提出現階段家庭教育中爸爸角色的重塑問題。這本書的作者任二林由此建立了海馬爸爸青少年幫助體系,用海馬爸爸的理念從事學生學習規劃、人生規劃、感恩、家庭親子教育等方面事業。
海馬爸爸“是由任二林親手創辦的家庭親子教育品牌,專業于青少年精英培養、心理幫助、青春期心理健康研究課題;幫助青春期孩子解決厭學、網癮、叛逆、自卑、早戀等心理問題;讓他們重新走向正常學習和正確的人生認知。家長幫助,教師培訓等課程。
任二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研究員,青少年心理專家。2008年,在青少年教育幫助行業做出突出成績的他,成為北京奧運火炬手,誓將有價值的教育理念傳播給更多人。“海馬爸爸”的品牌理念是幫助家長科學教育培養祖國下一代,陪伴青春期孩子走過人生當中最艱苦的成長路程。用樸實自然的教育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用真心、真情、真實的愛心陪伴孩子,讓親愛的孩子們在“海馬爸爸”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海馬爸爸”品牌的發展歷程要從十年前算起,從2004年11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家教圖文書《父子驢友》并確認海馬爸爸名稱;2005年7月創辦《海馬爸爸-學習型家庭》等十項公益事業;2006年“海馬爸爸”啟動幫助學生學習規劃、心理咨詢服務項目;2007年“海馬爸爸”與地方婦聯組織合作家長培訓課程;2008年啟動“海馬爸爸”全國百場學校大型公益激勵演講項目;2011年9月正式注冊“海馬爸爸”教育品牌商標;2013年6月海馬爸爸推出基地快樂生活123親子活動系列;2013年7月創建海馬爸爸青少年精英培訓基地,地方宣傳部、婦聯等組織掛牌;2013年11月召開了海馬爸爸全國家教督導志愿者聯盟大會;2014年陸續出版發行海馬爸爸金典家教系列《家教金典法則》《少年演說家》等圖書光盤;2015年推出《媽媽課堂》公開課。
為了給青少年學生一個更好的修心養性的地方,“海馬爸爸”打造了海馬爸爸青少年培訓基地,旨在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一個療養心靈,陪伴玩耍,增加心智,釋放情緒的自然生活環境。同時,培訓基地與海馬爸爸(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海馬爸爸家教與青少年教育心理幫助服務,一對一家庭幫助、青少年心理咨詢、學習規劃、小男子漢雄鷹計劃等課程;基地創辦主旨除了夏令營冬令營場所外,還為離開學校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做常年心理陪伴、行為矯正等課程,直到回歸學校家庭。
正如海馬爸爸所說:孩子與希望之間,我們是橋梁。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最重要的保障,父親應與母親配合,父母應和學校配合,像“海馬爸爸”這樣的青少年幫助機構,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跟父母的心情一樣,共同營造一種平等而親密的親子關系,給孩子們營造一片和諧發展的空間,使其自我成長,同時也能成長為對社 會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