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P2P金融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落幕,據大會公布,2014年末,目前的P2P平臺已經接近2000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預計,2015年,P2P行業將會持續蓬勃發展,市場競爭將加速行業洗牌,更加深入地影響傳統金融;包括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將與細分產業結合得更加緊密,商業模式也將更加完善。
根據權威P2P研究機構預測,2015年,P2P的發展勢頭會更猛,平臺數量有可能猛增到四千家甚至是上萬家。同時,P2P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銀行系、國資系、上市公司系包括本土的風投機構都將搶灘這一市場。
面對品類眾多,背景繁雜的P2P市場,如何對平臺進行篩選,的確是擺在投資者面前的難題。為此,全球交易規模最大的P2P公司宜信CEO唐寧在日前結束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第三屆年會”上就如何選擇P2P平臺問題發表了看法。
唐寧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方式和發展模式在經歷了2014年的摸索和創新階段后,行業內備受關注的跑路問題也已經有了可行的應對策略。例如宜信公司近期與中信銀行在資金結算監督方面簽訂的合作協議,就在行業內開創了P2P平臺與銀行類機構合作進行交易資金監督的創新模式,從而實現了全封閉、全透明的資金監督,從源頭上徹底解決了跑路問題。沿著這樣的發展思路,未來,P2P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將是如何管理好發展與風控之間的關系,對此,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將發揮重大的作用。
宜信宜人貸作為宜信公司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戰略布局,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產品和服務研發。宜信宜人貸平臺擁有一支專業獨立的研發、測試與運維團隊,其成員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與研發經驗,在互聯網行業也擁有豐富的實踐經歷,為宜信宜人貸技術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具體針對投資者如何選擇P2P公司,唐寧也給出了中肯的意見。他表示,互聯網金融是中國金融非常重要的創新形式,它包括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所以選擇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要看它是否具備這三項創新能力,看它在理念和模式方面是否有所突破,在技術方面是否能夠通過信貸、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真正解決信息的不對稱問題。
通過持續創新,宜信宜人貸在2014年成功開發出多個定制化服務,為不同細分客群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未來還將依托對前沿技術的深入研究與挖掘,不斷為用戶開發更為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并進一步引領行業技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