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搶食消費金融市場。近日,作為第一家經銀監會批準開業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海爾消費金融和海爾產業線聯手推出“零元購”消費貸款,投入30億元資金投入節日市場,吸引眾多百姓的關注和參與。
深圳市人大代表、迪蒙網貸系統CEO向雋表示,P2P平臺規模不斷壯大的背后是網貸行業同質化現象的愈發嚴重,要想在P2P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那么就必須向細分市場領域發展。未來網貸行業洗牌被洗掉的是在細分領域里面缺乏核心競爭力的P2P平臺,只有精細化、專業化才是P2P企業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艾瑞咨詢集團公布的首份消費金融報告顯示,2014—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仍將維持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預計2017年將超過27萬億元,相較2007年將增長7.4倍。這樣龐大的一個市場,已經被一些分析人士稱為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藍海。
P2P企業和銀行、小貸、擔保、電商平臺等機構加強合作,建立聯盟,這將會成為未來P2P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譬如,拍拍貸和國內一線的外貿電商平臺敦煌網合作,為網站的海量外貿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融通渠道,而義烏貸則立足當地,面向世界,為義務地區的中小外貿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目前,P2P網貸領域已聚集了三方面的力量:第一股力量是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嶄露頭角的P2P平臺,包括拍拍貸、宜信等。第二股力量則來自互聯網大鱷,如阿里、京東、搜狐等,第三股力量則是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券商、保險企業等。隨著盛傳已久的P2P行業監管政策即將出臺,堅持“小額分散”經營理念,以及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平臺也將獲得更多存續下去的機會。
業內人士稱,P2P平臺利用自己對行業的熟悉度或自身優勢,推出更加符合用戶需求的服務,或將是P2P行業發展的新趨勢。P2P平臺只有針對不同用戶開發極具個性化的服務,并注重優化用戶體驗,方可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前行。
“這是以P2P網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最好的時代。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將出現1萬家以上成功的P2P網貸平臺,總交易量將突破10萬億,并出現3-5家超過商業銀行的巨無霸。可以說,互聯網金融是一塊很大的蛋糕,就算經歷了大洗牌,每一個細分市場都能存續3-5家P2P網貸平臺。”深圳市人大代表、迪蒙網貸系統CEO向雋表示,“P2P網貸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風險控制,深耕專業市場就意味著P2P風險管控能力需要不斷進化和創新。只有做到縱深化發展,P2P行業才會迎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2015年,P2P細分化發展的硝煙四起。對于中國的P2P平臺來說,只有抓住細分領域市場做深做強,才有可能很好地把握下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