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消息,近日,在2015年初提交招股書的國內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窩窩(原窩窩團)即將赴美IPO,引發國內外媒體和行業人士熱議。
有媒體傳言其未在美媒推測的2月25日IPO,誤認為推遲,引發各種捕風捉影的猜測。但有更多的行業人士認為窩窩上市,無論是前景,還是模式等方面對行業有積極促進意義,而且窩窩上市將可能成為其他團購企業轉型的樣本。
據悉,春節期間,窩窩在美路演順利,獲得超額認購。有據了解美國資本市場的人士表示,在美上市企業最終的IPO時間是企業綜合多方因素選擇最好時機,短一個多月,也有的長達4-5個月,在最終確定發行價后才會走上市流程。而消息人士透漏,窩窩將于近日IPO。
Seeking Alpha: 價值被低估
2月初,國內電商行業觀察人士李成東曾認為,美國資本市場很看重公司未來的投資價值。而窩窩是幫助生活服務商家和其用戶直接連接的平臺電商。中國多達5000萬的中小生活服務商家都是其潛在客戶。如果考慮地域、信息化水平和商家意愿等因素,也有至少1000萬的商家可成為窩窩的目標客戶。如果以每個商家每年5000元平臺使用費計,窩窩每年僅平臺使用費亦可進賬500億。而隨著上市后窩窩能夠開展的業務增加,以及商家個性化需求的增加,在增值服務方面窩窩還將有不錯的表現。窩窩存在很強的增值潛力。
春節期間,窩窩路演引起美國分析人士的關注,全球最大的股市分析財經網站之一,美國Seeking Alpha在2月21日發表題為(Wowo-An Undervalued IPO With Upside Potential)“窩窩,一個有上漲潛力、被低估的IPO”的分析文章,認為,窩窩走的是Groupon+ebay的模式,而相比Groupon,窩窩尚處在發展初期,其價值被嚴重低估。文章指出,Groupon目前有大約5400萬活躍用戶,市場價值總計為53億美元,相當于每用戶創造約100美元的市場價值。若以此計算,則窩窩目前有3400萬用戶,可創造價值30億美元,即使扣除50%的匯率因素和給用戶的營 銷折扣,窩窩的估值也可達15億美元。
雖然投資價值被低估,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未嘗不是一個投資機會。
互聯網分析師迮鈞權表示,美股對本地化生活服務類平臺非常看好,越是平臺型的公司估值會越高,越是有潛力的股票越是易受追捧。雖然窩窩披露的預期融資額不高,但這也給正在遍地高估值企業的美股市場尋找價值洼地的投資人提供了機會。
電商觀察人士:窩窩IPO代表團購轉型方向
經歷過曾經的行業洗禮后,如今活下來的團購網站早已通過不同方式轉型為O2O企業。比如有BAT支持的美團雖然不斷增加細分領域,本質上仍是團購的延續。大眾點評的媒體屬性越來越強。百 度糯米原本希望借助LBS優勢發力,效果卻非常有限。獨立發展的窩窩則選擇了平臺模式。
電商行業觀察人士宗寧認為,以上幾乎代表了當前團購行業轉型的方向。相比其它幾家,窩窩的模式更輕,對商戶的幫助也比較大。雖然尚未盈利,其后續市場復制效應會非常明顯,類似淘寶三年免費打敗ebay一樣。
互聯網及電商行業分析師葛甲則認為,窩窩通過為商家搭建移動店鋪和所提供的電商操作系統,初步實現了電商平臺追求的“獲取用戶——引導用戶——達成交易——后續跟進——二次消費”O2O線下線上閉環。窩窩的商城模式本質是試圖深入到產業鏈內部,深度改造生活服務業。而這也正是O2O的發展方向。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沖刺“O2O第一股”帶動行業發展
有研究機構認為,在2014年阿 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上市后,2015年的中概股融資規模將明顯遜于去年。在機構看好的今年互聯網細分領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團購行業,確切地說是本地生活服務電商或者O2O,因為現在已經不存在傳統意義的團購網站了,尤其在團購鼻祖Groupon資本市場折戟,轉型電商平臺后,國內的同行們更不會再用團購概念去說服美國投資者。
在一部分觀察人士看來,最有上市希望的應該是有BAT支掌的美團和大眾點評,窩窩這只獨立軍卻在去年末,突然提交IPO招股書,并即將摘得“O2O第一股”的桂冠,著實令人意外。也有一些觀察者認為,窩窩上市,雖然不會改變現有的行業格局,但卻會意義深遠。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表示,美團、大眾和糯米背靠BAT,實力雄厚。窩窩上市后,可為今后的市場競爭打下基礎,但是由于BAT在本地生活O2O領域的布局,上市后,短期內窩窩對于市場格局不會有較大影響。
莫岱青還指出,窩窩成功IPO將拉動電商細分領域的發展。窩窩上市成功對生活服務電商市場利好,境外資本市場看好其未來成長空間。窩窩上市會對整個行業起到加分、向上拉動的作用。讓境外資本除了看到阿 里、京東等綜合型電商外,可以更多挖掘中國有潛力的細分領域的電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