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5日,國內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窩窩(原窩窩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書增補文件,將IPO融資額上限由此前的6500萬美元提升到6888萬美元,并披露已有2家投資者表示有意認購總共200萬股ADS。據悉窩窩路演期間投資者認購熱情,獲超額認購,國內外媒體對窩窩此番上市也表示看好。
窩窩2010年從團購開始切入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并于2012年窩窩正式轉型商城模式,即為生活服務家提供在線銷售平臺,讓家商與用戶“直銷”。當時,窩窩董事長兼CEO徐茂棟曾預言,團購不是完整的商業模式,必將成為生活服務電商的標配。隨后國內團購行業經歷了大洗牌,最后存活下來的團購網站紛紛謀求轉型。窩窩的轉型遠遠早于國內同行,也比團購鼻祖Groupon的轉型早了近3年。
招股書顯示,窩窩定位于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類商家提供在線銷售平臺,商家在窩窩平臺開設網上店鋪,向消費者直接銷售其服務或產品。隨著移動互聯網與本地生活服務結合地越來越緊密,窩窩在2014年9月又推出了基于移動端的商家APP,幫助生活服務商家自主搭建移動店鋪,通過窩窩電子商務操作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的營 銷閉環。
今年1月10日窩窩向SEC提交了招股書文件,引起國內外媒體關注。全球知名的以股市分析和觀點為主要內容的財經資訊聚合類網站Seeking Alpha發表題為Wowo-An Undervalued IPO With Upside Potential的文章,將窩窩的模式歸為Groupon+eBay的模式。文章認為窩窩尚處在發展初期,加之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處在上升期,窩窩的未來前景可期。文章通過類比Groupon的估值計算認為,窩窩的IPO價值被低估了。
國內電商行業觀察人士宗寧認為,相比其它同行的轉型方向,窩窩的平臺模式更輕,對商戶的幫助也比較大。雖然尚未盈利,其后續市場復制效應會非常明顯,類似淘寶三年免費打敗ebay一樣。
電商行業觀察者IT老友記表示,窩窩在O2O里的獨立角色使其能夠具備足夠的開放性,在每一個移動主流平臺都不缺位,網店通還具有第三方網店管理功能。商家通過后臺就可以直接同步管理微 信店、支付寶服務窗、百 度直達號等網店,一次編輯即可在各大平臺同步上單。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表示,美團、大眾和糯米背靠BAT,實力雄厚。窩窩上市后,可為今后的市場競爭打下基礎,但是由于BAT在本地生活O2O領域的布局,上市后,短期內窩窩對于市場格局不會有較大影響。
莫岱青還指出,窩窩成功IPO將拉動電商細分領域的發展。窩窩上市成功對生活服務電商市場利好,境外資本市場看好其未來成長空間。窩窩上市會對整個行業起到加分、向上拉動的作用。讓境外資本除了看到阿 里、京東等綜合型電商外,可以更多挖掘中國有潛力的細分領域的電商企業。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窩窩上市進展較為順利,應該不久就會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