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曉松個人主講的互聯網脫口秀《曉松奇談》臺灣系列是該節目開播以來最長的一個系列。而在高曉松口若懸河爆料不斷的口述歷史中,我們對上個世紀的歷史有了不少新認識,而對歷史上的風云人物的嬉笑怒罵式的點評也讓人對這些“大佬”級別的風云人物有了不同的見解,而穿插在風云人物中的歷史上的小人物傳奇一樣奪人眼球,這個系列節目也屢屢沖擊整個節目的收視新高。
節目從最開始的《臺灣觀感》進行簡單風土人情介紹,進而一步步深入,從家國歷史到個人情感,到各個派系軍閥的紛爭,再到歷史大洪流之中不同人士的不同命運,用精彩的講述,接地氣的比喻讓我們窺到了歷史的一斑。高曉松擅長講故事,更擅長點評人物,而恰到好處的留白,也留給觀眾無限的遐想空間。
節目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軟弱而重感情的蔣介石,用高曉松的原話講:“不適合做一位獨裁者”。我們也看到了蔣介石的政治嗅覺與智慧。而各個軍閥也逐一登場,擁有忠心耿耿下屬的閻錫山晚年攜部卸甲隱居,晚景不算悲涼也可說蒼涼。“又當婊子又立牌坊”的馮玉祥,在美國時大罵老冤家蔣介石,甚至還出了一本書,而在歸國時的離奇死亡也讓人匪夷所思。蔣經國在蘇聯遭遇肅清運動,流亡極寒之地,行工人之職,機器艱苦的環境造就了他與父親蔣介石完全不同的性格,成為了“斯大林和包青天的合體”,這也為他后來在臺灣的表現埋下了伏筆。
高曉松在節目的最后一集《曉松奇談:臺灣啟示錄》中說道,這系列節目是他最想要講的一個系列,同時也是《曉松奇談》全網首播以來最值得講的系列,每一個風云人物的故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和普通人難以逃離的宿命,令人唏噓之處甚多。而高曉松也說到,他最想要知道的是這些風云人物在生命即將結束之時,回想戎馬一生,登上巔峰而又墜入谷底,心中會想著些什么,這也成為了一個天問,沒有答案,但令人深思。
《曉松奇談》臺灣系列的總播放量早已達到幾千萬的量級,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絕對是新老《曉松奇談》粉絲不可不看到一個系列,同時也是值得反復觀看咀嚼的系列。而高曉松也在預告中告訴大家,他接下來的節目將要口述自家歷史,這同樣令人期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