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家庭兒女到底跟誰姓已演繹成一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傳承姓氏“延續香火”,因此新生兒出生后取名字基本都會隨父親的姓氏,不過這樣的觀念也是造成“重男輕女”和新生兒出生性別比例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內地著名青年作家張一一呼吁兒女都不隨父親姓而隨母親姓,打破“重男輕女”封建傳統文化藩籬,從思想上根本改變性別不平等的認識,該“姓氏革命”之舉近日引發網絡熱議。
張一一表示,呼吁兒女不隨父姓而隨母姓,就是用行動重視男女平等,因為在跟誰姓這個問題上,女性一直都居于弱勢地位,而隨母姓是對男女平等的一種弱勢補償,時代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男女有別仍然是一個社會的顯性話題,不少人認為,只有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而生女兒則是“絕后”,這一錯誤觀念的存在和流行,造成了很多的家庭不幸和很大的負面影響,有不少夫妻在懷孕后借助醫學進行性別鑒別,發現是女孩就偷偷打掉;有的偏遠山村和農村還有歧視、虐待、買賣、殺害女嬰等現象發生,所有這些,使得中國男女比例失調,并進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威脅到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張一一認為,漢字“姓”拆分開來就是女、生兩個字,意即為“女人所生”,而非“男人所生”,因而孩子應該跟作為女姓的母親姓而不是作為男性的父親姓;其次在這樣一個充滿物欲和各種誘惑的年代,孩子往往只能確定自己的母親是誰,父親是誰在沒有做DNA檢測之前任誰也無法保證,而生養孩子的責任和痛苦更主要還是由母親承受,所以兒女跟母親姓更有合理性。張一一表示,為提倡男女平等、捍衛婦女合法權益,以及出于對社會上尤其是廣大農村重男輕女思想進行糾正和如今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社會問題的一種思考,呼吁子女不隨父姓而隨母姓很有現實的社會積極意義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