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馬年,迎來羊年,很多人不僅感嘆“時間都去了哪兒”,更多人要吐槽的“錢都去了哪兒”。隨手記理財社區近日發起的過年消費調查發現,回老家過年的白領,花費普遍近萬。部分過年開支突破5萬,面子消費占大頭。
過年花費6000元成主流
來自隨手記理財社區的在線問卷調查顯示,今年回家過年花費6000元以上的成為主流,占比達到47.89%。而花費6000元到20000元之間者,占比達到31.43%,花費超過20000元者占比為4.88%,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而在春節消費支出類型中,人情支出平均占到將近一半。在今年春節紅包大戰的帶動下,用電子紅包支付新春利是的比例有了顯著提高,占過年消費6000—20000元人群中人情支出的25%。其次為置辦年貨與交通費用的開支。
花店老板娘回家過年花5萬
已經三年沒有回家過年的花店老板娘徐小姐,春節回家過年開支達到近5萬。徐小姐掏出手機展示了用隨手記記錄的春節花銷流水,給雙方父母各1萬元壓歲錢,一家三口來回機票近8000元,給老家親戚置辦的年貨禮品花費將近10000元,打牌輸掉了4568元,孝敬奶奶3000元,給壓歲錢將近4000元。而過年期間在微 信朋友圈也發了將近1000元的電子紅包。
物流公司小白領留深只花2000元
小王在物流公司工作,由于工作繁忙小王選擇留在深圳加班過年。春節期間,小王和加班的同時聚餐,抽空去了世界之窗、東北華僑城等幾個景點,購置了一些過年禮品整個花銷不到2000元。
節后莫忘隨手記賬理財
根據隨手記社區用戶的分享顯示,在新年期間堅持做好預算和記賬的市民,普遍對春節期間的收支情況比較滿意。反之,不少對春節收支沒有規劃的市民,則要在節后面對一筆筆“爛賬”嘆息了。
“春劫”過后,如果讓自己的財務狀況回到正常的軌道呢?隨手記理財專家建議:記賬和投資是理財的關鍵。不管春節花了多少錢,節后都可以通過記賬理財APP隨手記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梳理,明白自己的開支流向,做好財務規劃并堅持記賬。
有使用信用卡習慣的市民可以利用卡牛信用卡管家管理信用卡賬戶,以免因為春節消費情況復雜忽略了還款金額和日期。有儲蓄的市民則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投資穩健型的貨幣基金和目前勢頭向好的股票市場。但股票市場有一定風險,投資需要謹慎。隨手記理財市場定期推出收益10%(貨基收益+紅包獎勵)的貨幣基金理財活動,適合偏好穩健型投資的市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