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國高考語文試題重慶卷第12題題干出錯
湖南衛視專訪“最牛高考考生”張一一
“想不到高考試題這關乎千萬學子一生前途命運的大事都這么馬虎,真是有很失望。”“希望教育部國家考試中心能夠重視高考錯誤試題,公開該道試題的命題者并向社會道歉。”近日,內地青年作家張一一指出2014高考語文試題出錯痛批命題者“尸位素餐,誤人子弟”引發網絡熱議,許多學生、家長和網友紛紛要求對該道試題的命題者進行追責,“高考試題出錯,多少人的前途被改變,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十多年前幾度高考落榜的張一一一直懷揣著一個“高考夢”,2014年頂住社會各界壓力鼓起勇氣重新參加高考的張一一的高考作文在網絡上引起一片好評,可在高考閱卷老師那里僅僅得到慘不忍睹的29分,“作家高考作文不及格”一度引發社會各界熱議。而張一一發現,不但高考作文閱卷存在主觀性太強的問題,高考命題環節也并不完善,如2014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第12題題干就存在明顯錯誤:“‘花落意難堪,向泥中,著意銜,攜歸畫棟修花口’該句句末的‘口’處應該入韻,絕不應是‘口’字而應是一文字空缺符號‘囗’之誤,怎能煞有介事把這所謂‘花口’解釋成‘初開的花’?”張一一認為,按平仄、韻部來看,此處應為十四部的仄聲字“檻”而絕非不押韻的“口”,而之所以會有如此情況,是因為古詩詞在古人經過多次抄寫和流傳的過程中以訛傳訛之故,而當今一些高考命題者又缺乏詩詞格律方面基本的文化修養所致,該一有理有據的論斷得到許多專家學者、高中語文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和絕大多數網友的認同。
曾因高考數度落榜有著切膚之痛的張一一表示,如果高考試題的命題者自己連題目的意思都搞不明白,由他們所出的題目就不可能有多大的公信力和區分度,從而也無法促進和實現高考這一“指揮棒”選拔人才的公平公正,因而除了更加規范命題之外,對于出錯題者也應予追責。對此建議,許多網友表示鼎力支持,湖北網友石頭表示:“高考關乎許多學子的命運轉向,教育部應對此事引起重視,同時保證不再出現類似錯誤。”四川網友恨鐵表示:“高考錯誤試題影響到我孩子的前程,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嚴肅對待和妥善處理,對于下一年的高考試題一定要嚴格把關。”重慶網友卡瓦表示:“2014年韓國高考試題出錯,教育部長黃祐呂為此先后兩次向考生們公開道歉,教育課程評價院院長金成勛引咎辭職,總統樸槿惠親自指示大學入學能力考試出題錯誤應從根本上防范,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我國的教育部門應該向韓國學習,命題老師如果不負責任、水平不夠或者自作聰明的出一些沒有區分度和公信力的試題,就該自食其果承擔責任。”北京網友胡虎祥表示:“請教育部和高考命題者給考生一個交代,給家長一個交代,給社會一個交代,對于高考試題出錯,我們的態度應該是‘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