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樂奶粉專家指出,每位父母都把寶寶當做心頭肉,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因此父母很容易接受與此相關的建議,也很容易成為別人授予建議的對象。
那些給予建議的人初衷是一片好意,但太子樂育兒專指出,有些卻可能是冷漠無情的。例如“就讓他哭好了”,“一定要讓他養成固定的習慣”,“不應該繼續喂他了”和“別總抱著他,會把他寵壞的”等等,太子樂育兒專家表示如果真的嚴格按照這些建議做了,育兒就會進入“雙輸”狀態,即寶寶否定了他的暗示信號的作用,父母否定了他們讀懂并回應寶寶暗示的能力。最后,父母和寶寶之間會出現隔閡,這正好是與父母們最初的意愿是背道而馳的.
太子樂育兒專家指出父母需要更好的了解寶寶,而非訓練寶寶。訓練的目的是讓寶寶變得很順從,這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之上的。這個假設就是:寶寶用哭泣來要挾父母滿足他,而不是用哭泣來與父母交流。那些嬰兒訓練手冊和課程教媽媽們違背自己的本性,不去回應寶寶的信號,最后,媽媽們就會喪失敏感性,不相信直覺,因此,在開始這種嬰兒訓練前,太子樂育兒專家建議家長們先用直覺來衡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每個家庭每位父母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那么就更需要家長們與寶寶進行溝通,同時分析別人的建議是否對寶寶適用,而非盲目聽從別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