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卓資縣國土資源局發展紀實
創新思路細謀劃,勵精圖治促發展。從項目建設用地保障到耕地礦產資源保護監管,從地質災害防治到保障群眾利益,從干部隊伍素質建設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內蒙古卓資縣國土資源局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發展戰略重心,積極轉變管理理念、管理職能和管理方式,全力做好保護資源和保障服務工作,為推動內蒙古卓資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做出積極貢獻。(記者:閆廷)
主動出擊全力以赴保發展
發展的腳步鏗鏘有力,奮進的號角聲聲振耳。在卓資,從縣城到各鄉鎮,處處都有正在施工的項目和火熱的發展場景。在這一幕幕火熱場景的背后,是卓資國土人默默無聞的奉獻。圍繞保障項目建設,卓資縣國土資源局主動服務,全力以赴做好項目建設用地的保障。
國土工作是保障項目建設的先鋒。卓資國土資源局從主動引導項目選址到建設用地報批工作抓起,全力保障項目用地需求。2014年卓資縣建設項目用地第一、二、三、四、五批次(養老互助幸福院、棚戶區改造、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民生項目和伊東集團用地項目)已全部組件上報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第七批次(二龍山、九龍灣旅游項目)、G6-G7連接線、卓資山至科布爾一級公路、大唐國際光伏發電項目、北京君達風電等重點單獨選址項目正在加快進度組件上報中;已完成2014年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建新區第一、二、三、四批次214.87公頃的報批工作,現已批復55.80公頃。2014年,共掛牌出讓3宗用地面積為26.6372公頃,競得價為2045.3萬元,協議出讓2宗用地面積為4.6431公頃,競得價為1923.0497萬元,劃撥土地3宗,面積505.4250公頃。
截至目前,全縣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共復墾耕地106.2公頃,林地185.31公頃,牧草地122.05公頃,總面積413.56公頃。卓資縣建設用地新增費為10元/㎡,補充耕地開墾費平均為7.5萬元/公頃,通過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共節省建設用地新增費4135萬余元、補充耕地費796萬余元,共計節省4931萬余元。通過大規模的廢棄用地復墾調整利用,確保了全縣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耕地面積不減少,有效緩解了建設用地指標緊缺的現狀,保障了發展用地需求。
加快推進補耕庫項目建設以保障發展,現全縣在建項目2個:分別為大榆樹鄉和梨花鎮2011年補充耕地儲備庫項目,目前,兩個項目均已完工,共新增耕地69.3026公頃,正待上級部門驗收。今年擬申報了卓資縣2014年補充耕地儲備庫項目。
規范管理堅持不懈保資源
土地是賴以生存的根本,保護耕地是國土工作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在保護耕地上,卓資縣實行嚴格的共同責任機制。在年初,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耕地保護責任書,真正將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納入鄉(鎮)年度目標考評的內容,健全了縣、鄉、村三級監管機制,深度運行耕地“大家用、大家管”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了領導責任、工作責任和崗位責任。強力推行基本農田保護主要領導負責制,明確和強化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確保全縣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為加強土地管理,內蒙古卓資縣深入推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繼續嚴格執行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的招拍掛出讓制度基礎上,嚴格控制劃撥用地范圍,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加強規劃管控,把好規劃調整關、用地預審關。嚴把農用地轉用審批關,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充分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堅持做到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用地不受理,違反城市規劃的用地不受理,無用地計劃的用地不予受理。
在嚴控礦產資源開采上,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管理,規范礦業開發秩序。結合全市“九打九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共清查出46家礦山企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現正根據縣政府整頓意見進行整治,對其中的36家進行關閉取締,其余10家責令停產整改。為全縣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規范奠定良好的基礎。
認真開展“兩權”年檢工作。嚴格礦業權實地核查,2014年全縣共13宗采礦權(甲類礦8宗,乙類礦5宗)全部參加年檢,甲類礦通過礦業權年檢信息系統進行了網上報送。13宗采礦權年檢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同時,嚴格進行規費征收工作,以合理開發、高效節約使用礦產資源為目標,逐步推進資源補償費與開采回采率掛鉤。截至目前,共征收資源補償費130.49萬元,已全部入庫。
嚴格落實礦業權招、拍、掛制度。為規范乙類礦開采秩序,發展縣域礦業經濟,對礦產業的采礦權實施有償出讓。2014年擬招、拍、掛出讓普通建筑用玄武巖礦24宗,現各部門已會簽完畢,均簽署礦產資源勘查開采項目設置意見,下一步將報市國土資源局進行市場出讓。
立體監管多措并舉促規范
內蒙古卓資縣國土資源局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震減災日、“安全生產月”、“6·25”土地日、“8·29”測繪日和“12·4”法制宣傳日開展宣傳活動,2014年,共發放宣傳折頁、宣傳袋、宣傳扇、宣傳單等共計7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600余人次,同時采取設立宣傳臺、懸掛宣傳標語條,制作宣傳展板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
通過加強部門聯合執法,強化重大案件、典型案件辦理效率,抓好違法用地和亂采亂挖問題的查處整改,不遺余力地搞好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察工作,確保零約談、零問責。圍繞執法檢查,結合全市“九打九治”打非治違行動、全縣礦產資源管理秩序集中治理整頓及安全生產隱患和重大問題集中排查整治等工作,建立健全了“防范在前、發現及時、制止有效、查處到位”的工作機制,實現由被動執法向主動預防、由事后查處向事前防范的轉移,把轄區內出現的違法用地行為爭取消滅在萌芽中。
2014年,動態巡查共出動巡查車次260余次,巡查人員1100余人次,下發土地違法類《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75份,制止違法行為15起,立案39件,收繳罰沒款495.8873萬元。
以人為本優質服務強基礎
一枝一葉總關情。卓資縣國土局在工作權限范圍內,全力維護群眾利益。
在征地工作中,嚴格執行土地補償標準,切實規范征地行為,建立長效機制,力求確保農民的長遠生計,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為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切實保障群眾利益。針對全縣地質災害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群測群防體系,加強監測和預警、加大宣傳教育,增強群測群防意識。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67處,其中自然形成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53處,礦山人為排放尾礦,棄土,堆積危壩13處,新增崩塌1處。明確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土地確權牽扯到農民的切身利益。根據自治區、市國土部門工作要求,卓資縣進一步加快農村牧區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截止目前,作業隊伍已完成農村宅基地外業權屬調查和地籍測繪39669戶,占總工程量的99%,內業審核39669戶,占總工程量的99%,公告31500戶,占總工程量的78%,已建庫28000戶。集體建設用地140宗,現已全部完成外業權屬調查、地籍測繪及內業審核公告建庫,數據入庫工作已全面開展
抓好活動國土工作開新篇
黨風廉政建設是開展國土工作的有力保障。卓資縣國土局把建設反腐倡廉懲防體系與整頓機關作風、行風政風評議等工作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結合起來,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具體,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辦法,始終抓住責任制不放松,堅持做細做實,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貫穿于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中。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卓資縣國土資源局積極行動,認真組織,周密部署。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發展戰略重心,有力推進了全局各項工作。在推動全縣經濟發展上,通過加強土地收購儲備,保障城鎮建設及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在力促可持續發展上,通過明確耕地保護責任,提高全縣國土資源保護水平,確保全縣5300多公頃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通過深入開展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認真清查違法占地,私挖亂采等行為,切實保護群眾根本利益;通過強化土地整治項目監管,確保各項目順利實施,最大程度惠及群眾;通過扎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做好了全縣6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預案工作。
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真心傾聽群眾意見,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加強宣傳指導,真抓實干動真格,活動始終聚焦“四風”,狠抓落實整改,以實際效果積極回應群眾期盼。活動中堅持“兩手抓、兩促進”,取得明顯實效,群眾反應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局干部職工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干群之間的聯系不斷增強,國土資源部門形象和干部隊伍的執行力得到有效提升。
嘔心瀝血謀發展,真情實意惠民生。再大的困難也擋不住卓資國土人前進的腳步,群眾的利益時刻牽動著我們卓資國土人的心,內蒙古卓資國土資源局將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發展戰略重心,用實際行動做好服務,為卓資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而不懈地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