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8日,道德文化倡議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正式啟動。當日,由中國延安文藝學會、全國道德文化公益聯盟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才研究所共同舉辦的道德文化《中國夢·春天頌》大型歷史組畫公益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禮堂隆重舉行,會上發布了道德文化倡議書,并由全國青聯常委、政協委員、著名“紅色藝人”彭丹女士現場宣讀。中國延安文藝學會副會長、老一輩革命家胡喬木之女胡木英女士表示,在目前國家大力提倡德政和依法治國的形勢下,道德文化事業勢必迎來百花盛放的春天,因此對這份道德文化倡議表示高度贊賞和大力支持。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才研究所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理事單位之一,在關樂原同志的堅強領導下,在黨政機關、將軍們的深切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以弘揚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為主題、發展人才思想道德建設為宗旨,積極籌備成立全國道德文化公益聯盟,與新華網共建道德文化頻道,在全國各地敏銳地發掘道德文化典范,組織開展學術研究、參訪考察、刊物出版、文藝匯演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碩果累累,成績斐然!
作為我國著名的思想政治工作專家和中管院人才所所長,關樂原先生從1994年開始就一直從事思想政治道德研究工作,孜孜不倦,兀兀窮年,以“人才、思想、道德”為核心苦心鉆研道德文化事業的建設問題。結合當代人才的道德現狀,他極力奔走呼吁,是現代人才論“以德為先”、“舉才為賢”的堅強捍衛者。因為長期在國內思想道德建設領域的無私奉獻與奮斗,關樂原先生于2008年被選為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研究會執行會長、秘書長,并擔任了《中國思想道德研究文選集》編撰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目前,關樂原先生還擔任了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網執行總裁和全國道德文化公益聯盟專職秘書長的職務,以網絡廣泛的傳播力量和公益聯盟日趨強大的號召力在道德文化的道路上風雨兼程,一往無前。
2008年,黃鳳蘭、關樂原及女兒黃冠玫美一家用全部積蓄創辦了國內首家思想道德網站——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網,因而被廣大媒體稱為“倡德一家人”。作為一家公益網站,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網成立之初依賴家庭積蓄來維持,后來面臨資金困難時,執行總編輯黃鳳蘭女士作出了艱難抉擇:“網站從來沒有登過廣告,家里的積蓄越來越少,怎么辦?為了心中這份堅持、堅守,只有賣房了。”盡管北京的房價之貴全國皆知,黃鳳蘭女士毅然賣掉位于京城黃金地段的住房來支持網站順利發展,為興道德之風櫛風沐雨,為樹道德榜樣嘔心瀝血,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期普通百姓擎起思想道德宣傳和建設大旗的光輝篇章。
作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才研究所的官方網站,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網以“讓道德融入世界,讓世界充滿道德”為宗旨。風雨八載,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網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走進基層,走進群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四個創建”活動,暨創建道德文化區縣、創建道德文化鄉鎮、創建道德文化企業和創建道德文化校園,深入全國多個省、市、縣、鄉和企業、校園進行思想道德調研,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為我國進行思想道德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和良好范例,使全國道德文化事業的落地生根,日漸蓬勃。
關樂原先生、黃鳳蘭女士為祖國道德建設事業無私奮斗的精神感染熏陶了無數人,如今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成為了中華人才思想道德網的志愿者,積極奔走于大江南北,自覺地為祖國道德建設事業捧薪抱柴,添磚加瓦。這其中包括數百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數十所高校的碩博士和大學生志愿者,也包括一大批來自黨政機關、高等院校以及各行各業的知名顧問專家學者,他們也熱心支持和參與著祖國思想道德建設事業。
八年來,櫛風沐雨,篳路藍縷,道德文化在無數人的翹首期盼中終于站到全國人大會議中心向全國人民發出倡議,這標志著道德文化事業進入新的里程碑,終于度過星辰寥落的暗夜,走向光芒萬丈的未來!
道德文化倡議書全文如下:
尊敬的領導、嘉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值此辭舊迎新之際,很高興與大家齊聚一堂,追憶往昔崢嶸事,暢談美麗中國夢,為中國道德文化建設的崇高事業共盡綿薄之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因此,加強道德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道德風尚,踐行公民道德規范,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承諾。
在此,我們倡議:
一、以身許國,弘揚愛國守法道德文化建設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民族團結信念,是道德文化建設的基礎與核心。這就要堅持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決維護,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歸屬認同,對實現中國夢的強烈期盼,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自豪。以身許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道德文化建設的旗幟與豐碑。
二、恪盡職守,弘揚敬業奉獻道德文化建設
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營造風清氣正、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氛圍。我們應當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在各自崗位上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建功立業,用行動詮釋忠誠敬業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
三、言行合一,弘揚誠實守信道德文化建設
大力弘揚中華民族以誠立身、以信處世的傳統美德,內不欺己,外不欺人,抱誠守真、講信修睦。從我做起,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利益觀、價值觀;由己推人,加強社會誠信建設,致力構建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和諧社會。
四、克恭克順,弘揚和諧友善道德文化建設
弘揚友善道德文化,構建和諧中國社會,是億萬中華兒女的衷心期盼,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營造團結友善、包容互助的人際關系,理性平和、清正和諧的社會氛圍。重友誼求和諧、存真善講愛心,團結、互助、尊重、包容,不斷傳播和諧、友善的社會道德新風尚。
君子志道,久久為功。必須指出,深化“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成道德文化建設的偉大目標,任重而道遠。為此,我與在座的各位同仁共勉,堅持做到以下三點:
一、堅持如履薄冰、砥礪前行
必須清醒認識到,道德文化建設是一項宏大而艱巨的工程。把握新形勢下中國社會道德文化的新特點,正確引導和推動道德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化,需要我們如履薄冰,毫不懈怠、謹慎抉擇,也需要我們砥礪前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二、堅持以人為本、聯系實際
深化道德文化建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將社會道德新風尚與廣大人民的利益訴求、價值愿景、道德堅持相結合,樹立共同的社會理想與道德準則;也需要堅持聯系實際,結合客觀規律,推動理念創新,譜寫道德文化建設事業新篇章。
三、堅持傳承經典、致力創新
忘記歷史等于背叛歷史,道德文化建設事業,必須立足于中國傳統道德風尚,要求我們有良弓無改的堅守;墨守歷史等于埋葬未來,道德文化建設事業,也必須結合新時代下社會實際與人們需要,要求我們有革故鼎新的魄力。
同志們,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匯聚道德正能量,實現偉大中國夢,推動道德文化建設事業大發展,需要我們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堅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風尚,以謹慎勤勉的心態、實事求是的作風、繼往開來的勇氣,不懈奮斗!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