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P2P行業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冬天,平臺從年初不到900家增加到12月接近1600家,但是跑的越快摔得越疼,進入12月,問題平臺批量暴露風險,甚至出現一天之內12家平臺爆雷。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12月底,一月內全國問題平臺的數量接近60家。這些問題平臺中一部分是為了擴大業務,貸前風控審核松懈。在年關壓力下,有些資質較差的借款人逾期風險大大增加。借款人很可能無法在規定的時間,歸還款項。如果連續多個借款項目出現問題,平臺最終只能限制提現,甚至倒閉、跑路。
對于P2P網貸行業來說,風控工作是重中之重。打造專業的風控團隊,嚴格執行風控流程,嚴把審核關,這些自不必說,每個正規平臺都在做。如e速貸,作為全國成立最早P2P網絡借貸平臺之一,從2010年9月上線至今,總交易金額超過23億元。風控上e速貸引入擔保公司的本金墊付模式為投資人打造了安全的投資渠道。e速貸平臺提供的自主選擇、個性定制的創新金融服務對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是有力的嘗試。而“誠信第一、客戶至上”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打造了透明化、陽光化的e速貸互聯網金融創新型平臺,為互聯網金融行業樹立了典范。e速貸不僅為大眾提供安全穩健的投資渠道,更致力于為廣大的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風控風格最穩健、客戶服務方式最貼心的成熟品牌,e速貸在廣東省金融辦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中,同時獲得“中國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協作支持機構”和“中國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推薦網絡借貸平臺”稱號。
然而e速貸的發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遭遇過自己的“黑天鵝”事件。但是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再嚴格的風控措施也難以保障投資項目100%不出問題。出了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解決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反映了不同平臺對投資者利益的重視程度。面對逾期,一些平臺選擇“跑路”,一些平臺選擇“去擔保”,而e速貸則毅然選擇了“兜底”。
遭遇千萬逾期 平臺拒絕“兜底”
比如近期,口號為“為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小微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幫助草根創業者、小微企業主找到資金”的P2P平臺貸幫網遭遇千萬元逾期,巨大的逾期數額讓貸幫網一時名聲大噪。而貸幫網拒絕“兜底”的態度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P2P行業引起大震動。
貸幫網CEO尹飛表示,“P2P平臺來說,兜底就是錯的。如果以一個人的犧牲,換來行業的規范與反思,使行業能夠健康發展,那也是值得。很多人說這個事情上貸幫網是有責任的,我從來沒有說這個事情是沒有責任的,問題是要負多大的責任。如果一個公司只有管理責任,就要對這個事情的全部損失都賠償起來的話,那實際上就變成了剛性支付。那我們P2P公司就變成一個銀行,一個存款公司了。”
e速貸CEO簡慧星則認為,“我們承諾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所以無論墊付的數額多大,無論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我們都要兌現當初的承諾。”
這兩種表態形成鮮明對比,究竟誰是誰非?投資者的想法不可不察。貸幫網拒絕“兜底”的態度引來貸幫網投資者的強烈反對,一名貸幫網投資者表示,之前的投資確實也會有逾期的情況,有些標的是可以選擇是否擔保的。不過此次事件中所涉及的標的本以為是擔保的,貸幫的解釋是“原本是不擔保的,不過因為工作人員操作失誤讓投資人誤以為是擔保標”,這個理由讓投資者感到很難接受,貸幫網此次事件仍在發酵中。
“宜昌事件”e速貸墊付千萬保障投資者利益
而在2011年底,e速貸也經歷了史稱“宜昌事件”的過千萬貸款逾期,為了保障投資者的切身利益,e速貸董事長簡彗星選擇為投資者的損失“埋單”,第一時間墊付了全數本息。此舉雖然讓e速貸損失慘重,卻為其贏得眾多投資者的信任。
一千多萬的墊付金額對一個剛成立2年尚處于發展階段的平臺來說是何等沉重的負擔,但是為了投資者的利益,簡彗星帶領e速貸毅然地承受著這一切,舍棄小我,而維護了平臺眾多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用誠信支撐起平臺的運轉,更撐起了外界對P2P的信任,以實際行動捍衛了P2P的正面形象,體現了一種責任與擔當。
宜昌事件也是e速貸平臺交易量增長的重要轉折點。簡慧星將風險控制模式從線上審核轉為實地考察。湖北宜昌事件給了他一個重大的教訓:穩健才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的硬道理。宜昌事件雖然給平臺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是e速貸負責的態度贏得了更多投資者的信任,其前進的步伐并未停止,而是更加的堅定。
e速貸平臺上線4年來,為中小企業群體撮合超過了23億的融資額,為投資人贏得了近7000萬的投資收益,用戶數量近5萬。2014年8月,上海出臺了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e速貸抓住上海對互聯網金融給予的政策支持機會,成立上海分公司,致力于將e速貸打造成中國最規范、信息最透明、運營最陽光的P2P品牌。11月17日,e速貸正式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股權報價系統(Q版)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南方首家成功掛牌上海股權交易中心的互聯網金融P2P平臺,正式登陸中國資本市場。
據悉,e速貸掛牌的Q板,是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在2013年針對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推出的股權報價系統。e速貸董事長簡慧星表示,公司將利用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的機會,提升企業知名度,并借助上海股交中心的平臺,實現融資等資本運作。同時,公司希望通過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吸引資本市場資金,進一步引入戰略投資人進行投資。e速貸副總經理黃遠里表示:“掛牌股交中心只是上市的第一階段,未來將目標定位于新三板。”
e速貸不僅領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變革,更以“扶持中小企業,增值大眾財富”的承諾踐行社會責任。2014年,e速貸與惠州市政府共同舉辦惠州首屆青年電商創業大賽,耗資上百萬,通過創業輔導、創業技能比拼、創業孵化基地支持、創業獎金激勵、創業融資幫助等多樣化的方式幫扶惠州小微企業,成為中國首家與政府合作扶持小微企業的P2P平臺。
“去擔保”之爭
對于“去擔保”之說,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推卸責任。從長遠來看,“去擔保”是一種趨勢,也符合P2P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定義。P2P網貸起源于國外,最初的設計理念便強調平臺只提供信息服務,不實質性介入借貸雙方之間的信用關系中。如果所有平臺都承諾“兜底”,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完全不顧及風險,只選擇最高收益平臺進行投資,長期來看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當平臺去擔保之后,投資者就會進行一些風險評估,提高自身的保護意識。去除完全擔保之后,投資者必須具備基本的風險控制能力,要對借款項目的信息進行審核,同時選擇一個能證明其債權關系以及風控的風格比較嚴謹的平臺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e速貸研究總監黃遠里認為, 我們也要從投資人的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去擔保之后影響最大的是投資人。銀監會對P2P行業提出了去擔保的要求。但完全的去擔保在目前的前提條件下根本不可能。這主要是從投資者的利益出發去考慮的。目前的P2P行業,不像網上銀行有數字證書和U盾等工具能清晰地證明投資人的債權。此外,中國的征信體系不健全,投資者無法借助網絡渠道驗證平臺借款項目的借款人信息,只能依靠平臺引入風控團隊。
“宜昌事件后,e速貸平臺的誠信贏得了眾多投資者的支持和肯定,一群投資者追隨至今,這讓我很感動,我們絕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e速貸的愿望就是竭力為投資者開發安全可靠的投資項目,讓投資者能夠安心地在平臺投資獲利。”e速貸CEO簡慧星表示。因此一個負責任的平臺對投資者進行借款項目的本息擔保也是有依據所在的。
可見,“去擔保”與“兜底”之間的PK,不能簡單的判定出誰高誰下,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總之,目前完全去擔保的條件不成熟;而且完全去擔保也不合理,部分去擔保化則是可能的。
如果P2P行業未來的方向是部分去擔保化,也就是100%保本保息的剛性兌付變成部分擔保,平臺必須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保障好投資者利益。首先,平臺必須以穩健的風險控制為投資人提供可靠的投資項目;第二,投資者自身要加強風險意識,學習必要的風險控制知識。
江河滔滔,大浪淘沙,P2P行業“去擔保”與“兜底”孰優孰劣,且待市場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