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傳統行業始終難以破除的多強競爭態勢,經過血雨腥風洗禮的互聯網市場,卻日益呈現出雙寡頭特征。
雙寡頭格局正像是中國互聯網細分市場的成人禮,一些逐漸成熟的領域往往以這樣的姿勢宣告市場格局的定型。新聞門戶有新 浪、騰 訊雙雄;電商領域有淘寶和京東兩強對峙;在新興的租車領域,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因拼命燒錢而燒紅雙眼……
中國在線休閑游行業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混戰狀態,但截至2014年底,群雄逐鹿的結果已經逐漸顯現。2月11日,艾瑞咨詢發布了最新的《2014年中國在線旅游度假行業報告》顯示,途牛和攜程的兩強格局初步形成,二者共同推動中國在線休閑游市場完成了從弱冠步入成年的歷史性跳躍。
攜程、途牛穩居第一陣營 兩強格局初定
屏蔽此推廣內容
攜程無疑仍然是行業的霸主,而且通過持續不斷的資本運作,平臺型公司的雛形已經初步顯現,但由于酒店和機票這個主營業務整體發展速度變慢,再加上去哪兒等競爭對手的不斷發力,所以只能艱難前行。與此同時,在在線度假領域,途牛異軍突起,在休閑游的各個領域都表現出強勁動力,并最終確立了行業第一梯隊的地位。
據了解,途牛的快速增長,除了得益于中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的整體放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途牛從一開始就成功卡位休閑度假產品,發展至今,當競爭對手在成熟的機票和酒店業務中苦苦掙扎時,途牛卻坐在了度假產品的風口上。
2月11日,艾瑞咨詢發布了最新的《2014年中國在線旅游度假行業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突破2700億,比去年增長27.1%,其中在線旅游度假占整體休閑游市場的比重為10.0%,未來幾年會持續上升,預計2017年將達到15.6%,艾瑞咨詢認為,作為在線旅游市場中最火熱的領域,在線度假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預計未來三年增長率將保持在30.0%以上。
在線度假市場格局方面,攜程、途牛牢牢占據了前兩位,并進一步加大了與其他同行的差距。根據艾瑞監測數據,不含開放平臺維度下,攜程占比18.7%(2013年該數據為21.8%),位列第一;途牛交易占比14.1%,相比于2013年的11.6%上升2.5個百分點。
而細分到具體維度,攜程和途牛則各領風騷。
在出游方式維度,在線跟團游方面,不包含平臺部分的市場競爭格局方面,途牛跟團游交易額為38.5億元,占比20.1%,穩居市場第一;攜程跟團游占比12.5%,位居第二。自助游方面,在不含平臺維度下,攜程份額23.8%,位列第一;途牛以9.1%的份額位居第二,其自助游產品大部分為直采,主要形式為“機票+酒店”。
在出游目的地維度,在線國內游市場,在不含平臺維度下,攜程位居市場第一;途牛以12.7%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在線出境游在不含平臺維度下,攜程市場份額24.3%位列第一,途牛占比為19.8%,緊咬攜程。
在另一些關鍵指標方面,攜程和途牛同樣遙遙領先。在月平均訪問次數方面,途牛旅游網月平均訪問次數為1319.1萬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0.1%;攜程月平均訪次分別為948.5萬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體用戶活躍度的網站訪次方面,途牛、攜程網站訪問次數相對較高,表明兩家企業用戶活躍度較高。
途牛增速最快 收窄差距
在雙雄格局的形成中,途牛高增長的速度,是行業前二差距不斷縮小的主因。
在細分領域,途牛2014年跟團游交易額為38.5億元,占比20.1%,穩居市場第一,較2013年的16.1%提高了4個百分點;這個數據也保證了途牛連續3年蟬聯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中跟團游領域的行業第一。在自助游、在線游和出境游方面,途牛也都表現出了強烈的追趕之勢。
優于行業的在增長來自哪里?途牛旅游網CEO于敦德在其投資者峰會上曾總結在線休閑旅游正面臨的市場變化,“二三線城市的旅游市場正在呈現藍海特征,這里的居民出游需求增長已經高于一線城市”,因此,途牛網從2014年5月上市開始,就出臺了以強勢布局二三線城市為主要訴求的拓展戰略。截至2014年11月底,途牛已在國內設立了75個區域服務中心,并計劃在2015年內再增設45個。同時,在中國二三線城市,途牛已經是當地最大的旅游代理商(包括在線和線下代理在內)。
區域布局帶來的,是二三線城市對途牛總毛收的貢獻由2013年同期的40%上升至約50%。而更具戰略意義的是,三三線城市的業績飄紅,反過來助推了途牛一線城市地位的水漲船高。目前,途牛在上海市場的行業排名為第三、北京排名也已躋身前5。在整體規模效應的作用下,途牛在以一線城市為主的自助游領域實現了奮起直追。2013年,途牛在自助游市場的占比為5.3%,到2014年末,這一數據提升為9.3%。
整體行情看漲、多個細分領域利好,都預示著在當前的在線休閑旅游格局出現的巨大變化,依據于敦德設定的目標,途牛有望于2020年在中國在線休閑游市場占到40%左右的份額,成為行業新霸主。
2015年2月3日(美國東部時間),美國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以下簡稱“大摩”)出具的研究數據顯示,途牛網在中國在線休閑游市場的份額,從2013年的10.2%上升至2014年的14.1%,增速超常。受市場行情利好數據的影響,大摩在當日將途牛股票評級調高至買入,目標價設定為20.5美元。
在二線掙扎 同程不進反退地位危險
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上,雙寡頭是一種常態,只有行業前二,才有在競爭中共同推進行業快速前行的力量。在在線度假市場,目前依靠門票來放大聲勢的同程,已經站在了非常危險的邊緣。同程在品牌影響力、行業生態資源、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態勢,姑且不談追趕,勉力維持行業位置也實屬不易。
有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在對外講述的故事中,同程聲稱自己是周邊游領域的龍頭老大,但這不過是同程操盤手吳志祥為了融資,向投資人畫的一個餅——他試圖給投資人描述一個從周邊游到在線游全覆蓋的烏托邦式夢想。
現在的同程最大麻煩在于,其業務比重偏向于以景點門票為主的周邊游,這就決定了其收入多來自于刷人次的低客單價產品。而在線旅游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從低客單價產品起家的公司,很難向高客單價方向轉型,畢竟,面向100塊門票的消費群體與動輒幾千元上萬元的出境游游客,是較為懸殊的兩類群體,難以融合。并且,高客單價集中的高端市場拼的不是價格戰,而是優勢的服務體驗,在低客單產品上野蠻生長的同程,除了擁有含金量并不高的人次數據,在高附加值的優質服務體驗上可稱零基礎。因此,當身處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時,同程將其幾十元至百十來元的門票服務人次,與動輒客單價上萬的途牛做比較,只能是貽笑大方。
從數據來看,同程網確實在周邊游領域位居第一,它拿到的市場份額為15.8%,交易額17.5億元,但是其中,來自純門票的交易額為15億元。而據媒體報道稱,同程的門票業務水分太大,做起來主要是靠“黃牛”和代理分銷,只要給后兩者的返現一停,同程自感“傲驕”門票量可能出現斷涯式下滑。此外,同程目前在中國在線休閑游市場的份額不到6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它在整個行業交易規模達2772.9億元的大盤子中,難以形成規模優勢。依據同程自述,它在2013年的國內門票在線預訂市場的份額超過60%,即使同程繼續在國內國際門票收入拿到更多的市占率,鑒于其整體規模有限,無法影響市場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