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電商是未來農資市場銷售的一個趨勢,但是面對農業這個演進了萬年之久的生產方式,還是要保持足夠的敬畏!真正想做好農資電商者不妨把困難想的更多一點,藍圖規劃的更長遠一些。
藍海誘惑大佬垂涎
的確,農資電商這片“藍海”給了人們無限想象空間。首先政策對農業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2年聚焦“三農”問題,顯示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高度重視;而更重要的是,農資市場足夠大:據光大證券研究所估算,國內農資市場容量超過1.5萬億元,其中化肥8000億,農藥3000億,農機4000億。
面對如此大的蛋糕,各電商大佬、農資相關企業也均在紛紛加緊布局。綜合性電商積極開拓農資業務板塊,如阿里100億元砸向農村市場,開展“千縣萬村”計劃,京東“賣化肥”后又送種子下鄉;第三方農資B2C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繼云農場之后,上農網、阿哥匯、農淘網等眾多農資電商平臺先后投入運營;農資生產企業也紛紛借助平臺或自建平臺進軍農資電商,如金正大已將農資電商看做新的營 銷增長點,其緩釋肥在云農場上銷量第一;如輝豐股份成立農一網,在網上銷售農藥。
美麗幻象下隱藏陷阱
在我們欣賞五彩斑斕的植物時,常常會聽到這個說法:艷麗的植物都有毒,而且一種植物顏色越艷麗,那么它的毒性就越大。電商近些年看起來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甚至有“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的說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目前淘寶集市店有600多萬個賣家,真正賺錢的不足30萬個,僅占5%。淘寶上的很多店都是微利甚至低于成本價在賣東西,很多時候是虧本還包郵,只求能生存下來!
農資電商看上去很美,但前行之路充滿荊棘。 一是農村網絡普及率低,農民對網購的信任度低。根據CNNI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3年12月底,城鎮居民中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約六成,而農村地區目前只有27.6%。同時,農民對新生事物接受相對慢,對陌生的網購敬而遠之的心態給農資電商發展用戶構成了障礙;二是鄉鎮的物流能力嚴重不足,“最后一公里”問題難以解決。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滯后,現有貨運體系難以到村鎮,并且化肥、農機大多體積大、份量重,加上農藥易爆易燃的特性,一般物流難以承擔,需要建立特殊的物流系統;三是線上和傳統銷售渠道沖突,生產企業和大的批發商多持觀望態度,保證平臺供應充足是每個農資電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綜合來看,現在的農資消費并不是購買單一的化肥、農藥、種子那么簡單,農民現在需要農資電商提供“農資+物流+服務”綜合解決方案,而解決這一切問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農資電商將呈現寡頭化趨勢
互聯網行業的競爭遠比傳統行業殘酷,正如CNET(中國)授權媒體總編劉克麗所說,互聯網行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比如百 度之后,Google舉步維艱;IM領域,QQ強大后,MSN日漸式微無甚作為;C2C領域,淘寶一家獨大,拍拍之流早已被歸入昨日黃花,命途多舛……
商務部研究員沈云昌預測,未來農資電商格局將呈現寡頭化的趨勢。農資消費模式從過去的“采購-傳統賣場-購買”向“供應-電商平臺-購買”轉變,隨著電商行業的集中度漸漸提升,用戶將趨于集中,最后勢必變成寡頭競爭的結果,大者恒大是農資電商發展的必然。當前首例農資電商平臺與行業巨頭的聯姻已順利“領證”,據中國現代農場聯盟(微 信公眾平臺)報道,云農場與聯想控股已達成戰略合作。中國最大網上農資商城(云農場)與世界500強企業(聯想控股)的合作會對農資電商行業具體產生多大的影響還尚未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二者的聯姻開創了農資電商平臺與資本強強聯合的先例,或會刺激更多的平臺加快尋求資本助力和意向資本進入農資電商行業的步伐,加速農資電商寡頭化趨勢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