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正在迅速沖擊和重塑金融業,在搶灘基金業務、銀行業務后,巨頭們又將戰火燒到了證券業。
近日,百 度宣布上線“百 度股市通”(http://gupiao.baidu.com/),這是國內首款應用大數據引擎技術智能分析股市行情熱點的股票APP,標志著百 度正式進軍互聯網證券市場,更是互聯網核心資源“大數據+技術”殺入證券業的開始。不少業內分析師認為,2015年將成為證券移動互聯網化的關鍵年。
百 度股市通三大創新 大數據技術成核心競爭力
資料顯示,不同于市面上的炒股APP,百 度股市通提供獨家特色的“智能選股”服務,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出“股市知識圖譜”—基于百 度每日實時抓取的數百萬新聞資訊和數億次的股票、政經相關搜索等大數據,通過技術建模,可以第一時間獲知全網關注的投資熱點,并掌握這些熱點背后的驅動事件及相關個股。
民 生證券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劉銳認為,百 度股市通APP帶來了用戶體驗、精準推薦等革新:首先,傳統券商的產品由合作軟件開放商開發,屬于功能驅動型產品,迭代速度慢、用戶反饋不受重視,而百 度等互聯網巨頭屬于產品體驗驅動,自建產品研發團隊,根據用戶體驗快速迭代產品;其次,百 度新產品為市場帶來了類量化投資的新選股模式,根據對輿情的大數據挖掘,使得廣大普通散戶也能夠及時掌握選股信息。
對此,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秘書長、宏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易歡歡表示,依托于百 度后臺的每日實時抓取的數百萬新聞資訊和數億次的股票、政經相關搜索大數據分析,不論對于股民還是機構都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這是百 度股市通APP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互聯網公司進軍證券業極具想象空間的地方,而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精度準度需要在實踐中完善和提升。
1.8億到5.2億 網民變股民證券服務普惠化
業內人士認為,百 度股市通將直接帶來網民到股民的身份轉換,這是傳統證券業的挑戰也是機遇。
根據中登公司最新數據,截止2015年1月,滬深股票賬戶數合計為1.86億戶,剔除休眠賬戶4100多萬,有效賬戶為1.4億戶。而根據CNNIC報告,截止201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49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優秀的互聯網服務經驗,加之大數據技術等,以百 度股市通為代表的產品會否完成證券服務真正的移動化、普惠化,降低普通人、網民變身股民的門檻?
劉銳分析說,1.8億為滬深兩市賬戶總數,實際用戶數只有9000萬左右,其中,活躍賬戶只有3000萬左右。而支付寶、百 度錢包等覆蓋的用戶數超過2億以上,證券業務普惠化遠遠不如第三方支付,后續空間很大。他預計,一旦牌照松動或BAT通過參股方式獲得券商牌照,2015年證券賬戶將有望突破2億。
新興沖擊傳統 2015成證券變革年
在35家證券公司獲得了互聯網證券試點批文的背景下,百 度等互聯網巨頭的深度參與,證券行業或成為2015年被互聯網沖擊的重點領域之一。
劉銳認為,此前傳統券商一直未受沖擊主要源自牌照的限制,而隨著互聯網券商的試點,預計2015年新一輪牌照會放開,率先推出炒股APP的百 度等巨頭或成為第一批試水者。而互聯網公司的參與對證券行業的沖擊或將引發:一、交易傭金將繼續下行,接近“0傭金”;二、基于互聯網的配資模式對傳統融資融券業務形成沖擊;三、股權眾籌的放開可能對傳統券商的投行業務形成分流。
易歡歡也認為,互聯網對證券行業的沖擊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證券行業一方面自己要互聯網化,同時避免被BAT互聯網巨頭弱化;而百 度等互聯網巨頭如果要真正影響格局,也需要拿到證券公司牌照,進行持續全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