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碎片化思維
乘地鐵、公交車的時用手機刷刷微信看看微博,排隊辦事時用手機瀏覽下最新新聞,睡覺前拿出ipad看會兒視頻,甚至是蹲坑時都需要移動終端工具的長情陪伴。我們每天到底有多少碎片化時間呢?以大城市為例,普通上班族每天平均花在這些碎片時間粗略測算如下(均值):
1、交通時間:2小時
2、每天各種排隊:30分鐘
3、走路:30分鐘
4、刷牙洗臉發呆等:30分鐘
匯總碎片化時間:3.5個小時
移動互聯網時代,便捷的移動終端已經讓我們實現了隨時隨地瀏覽各種信息。同時信息內容進一步碎片化發展,碎片化內容沿著不同的時間線散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但每一條碎片化信息都暗藏著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在碎片化的時間和空間當中,我們不得不面對兩種選擇:一種是馬上做出抉擇;另一種則是選擇的時機被一再的拖延下去。直面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挑戰,必須直面在碎片化的時間當中,自我如何快速做出選擇,以及如何在客戶的不確定性中幫助其快速抉擇。
碎片化思維是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全新思維理念,它不僅要求我們具備在碎片化的時間里進行集中思考的思維能力,還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深刻地影響用戶和影響用戶決策;它意味著企業或品牌必須將完整系統的品牌認知和營銷信息,可以轉化成碎片化的信息,進行傳播和植入,還要能夠在用戶的印象中重新組合起來。
因此,我們需要強化自身的碎片化思維。思考如何能讓消費者在碎片化時間來選擇我們的內容,并且能讓他快速喜歡上我們的碎片化內容,乃至我們的產品。同時要借助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和個性化服務來進一步覆蓋甚至霸占消費者的碎片時間。
二、播傳思維
播傳和傳播有什么區別?播傳是我們播了一條消息,它會自動的像長了翅膀似的去傳播,帶著裂變的動力。而傳播呢?屬于比較被動的推一下傳一下。不推,就終止了傳播!傳播是過去的思維,播傳是現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那么在移動互聯網如何才能有效的播傳呢?
1組建社群
播傳的重點,已經從個體轉移到社群身上。這部分群體喜歡我們的產品、服務或品牌,他們傾向于在自己的社交圈內談論我們的品牌。我們可以稱他們為粘性粉絲、意見領袖、噴嚏者、倡導者、傳教士、大使或其它名稱,而且他們在社群里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們組建社群,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這批人并把他們聚集起來為他們創造資源,通過社交平臺找到這些在用戶群中活躍的明星用戶很關鍵。因為他們有追隨者、朋友和影響力,他們能幫助傳播品牌聲音,他們中的某些使用者可能比一般所謂的名人更具網絡影響力。
2培養忠實用戶
如今,“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越來越凸顯其價值。在影響潛在客戶購買行為產生的因素中,積極的品牌評價比重高達9成,購買行為產生的過程帶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為了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應,盡可能多地接觸客戶,社交媒體就是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對大公司還是小企業,社交媒體讓品牌傳播變得更加簡單。微博、朋友圈上一次又一次積極的點贊、評論、轉發,使品牌價值迅速發酵、增長。因此,在社交媒體中培養忠實的用戶最容易產生成功的播傳。
3讓用戶自發說好話
我們除了關注自己公司的網站,更應該遍地撒網、關注不同社交平臺上關于企業或產品的帖子。用戶經常會把買到好產品后的使用感、評價和照片發布在各種社交平臺上,這樣的傳播方法,比起那些發布的推文、廣告或者郵件等的可信度和傳播效果要強很多。品牌的好壞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用戶的反饋才是見證品牌好壞的關鍵。
三、產品思維
回顧這些年來一些大品牌,曾經風風光光,但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曾經的手機龍頭老大諾基亞。靠品牌“收買人心”的時代早已過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有“品牌思維”已經遠遠落后于市場的需求,“產品思維”才是將企業做好做精的新支點,由好產品帶動品牌才是企業發展的持久之道。
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信息更加透明。在透明的市場上,我們的產品做得怎么樣,用戶一清二楚。我們的產品有什么弱點,用戶也一清二楚。只有產品過硬,效果好,才是播傳體系的基石。
四、迭代思維
說到產品迭代,不得不提“高大上”的代表蘋果系列產品。近幾年蘋果產品大的創新包括iPhone(2007年)、iPhone 4(2010年)、iPad(2010年)、iPad Mini(2012年)、iPhone 6 Plus (2014年),保持了非常好的節奏。同時,這些智能設備也為蘋果帶來了極高的利潤,而且利潤最高的并不一定是首款開創性的產品,而更有可能是第二、第三代產品。
從成本上來說,第一代產品必然需要投入最高的研發成本,供應鏈、市場營銷等費用也非常高;而第二第三代產品在研發上的投入會大大降低,供應鏈也會更加成熟,市場教育也更加簡單。其唯一的不足就是并不如第一代那么有開拓性。但蘋果仍然能保證它是市面上最好的產品,所以它仍然會是人們最想要的產品;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第二、第三代產品往往會比第一代產品有更成熟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包括供應鏈的生態,同時也包括開發者生態。后者是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非常重視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