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對口援建的浙川大道棧橋段。柴明雄 攝
本報訊(特派援川記者 柴明雄) 5月5日下午,杭州援建的竹園新區梁沙壩和堰塘梁農居示范點彩旗飄揚,氣球高懸,迎來了參加四川全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現場會的全體人員。杭州對口援建的76個項目接受了一次全面檢閱,并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
參加現場會的人員有來自四川省21個市州和181個縣區市的黨政主要負責人,省直部門單位、部分大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等共650名代表出席這次重要會議。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主要領導,以及應邀出席會議的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協調小組主要成員單位領導,成都軍區、濟南軍區領導以及18個對口援建省市有關負責同志等,也同與會代表深入杭州對口援建的青川竹園鎮參觀考察援建工程項目。
參觀考察團分兩批乘坐大巴車沿著杭州援建剛剛打通的“浙川大道”參觀考察。浙川大道全長8.4公里,總投資3.5億余元,沿線包括浙川南路(棧橋、濱江路)、杭州大橋、浙川北路等重點工程,其中的杭州大橋長463米,是廣元市和青川縣境內長度最長、投資最大、規模最為宏偉、最為漂亮的道路橋梁。沿路走來,無論是在梁沙壩的竹園新區,還是史家壩的智慧島,還有堰塘梁的農居示范點,重建后的竹園鎮處處呈現出道路暢通、風景秀麗、風貌一新的絕妙風景,無不讓人心曠神怡。尤其是在竹園鎮的梁沙壩,經過杭州援川指揮部近兩年時間的建設,原先的灘涂上已矗立起一座新城,10公里長的防洪堤似飄帶伸向遠方,安居房似靚麗的處子依偎在青竹江畔,文化中心、醫院、小學、福利中心等剛剛結頂的樓房交相輝映。在堰塘梁村,原來只有五六戶人家的小山村,經過指揮部和當地干群的共同努力,如今早已是楊柳依依,桃花盛開,一排排農房青瓦白墻的主色調上還多了幾許雕花,讓人自然想起杭州的“農家樂”。竹園的新變化令參觀考察人員眼睛一亮,不時地發出嘖嘖的稱贊聲。
四川省委主要領導表示青川援建工作抓得緊,抓得實,從規劃到建設都體現了高水平援建,組織有力、有序、有效,現場會上亮點紛呈。省指揮部主要負責人表揚杭州援建為浙江立了大功,表示今天很成功,對杭州指揮部表示祝賀與慰問。
據介紹,杭州援建青川“一鎮三鄉”各類項目76個,總投資近16億元,援建項目和投資量均居全省11個地市第一。在過去兩年時間里,杭州援川指揮部緊緊圍繞“拉大框架打基礎”和“場鎮整治出形象”的總體目標,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克難攻堅,對口援建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50個項目如期竣工,完成投資85%以上。所有援建項目將在8月底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