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場加速擴容,投資者的熱情也被迅速點燃。近期以來,很多公募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都在推出新三板相關投資產品。新三板引發投資熱機構爭食最后金礦。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底2015年初以來,興業全球、招商、財通、前海開源、長安、九泰、國泰安保、上投摩根等諸多基金公司先后通過旗下專戶或者子公司,已經設立或正在推出新三板產品。從發行規模來看,這些產品的發行規模大多在幾千萬至1個億之間。私募基金中,鼎鋒、理成、朱雀、少數派等公司也有多期產品問世。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網名:三板私募)認為,上述各類機構所采取的投資策略有所不同。私募等機構投資更為靈活,對擬掛牌和已掛牌企業都有所關注,注重一二級市場的聯動;公募系專戶則更關注流動性相對較優的做市標的;券商的優勢則是能夠較早地接觸和篩選新三板優質項目。
那么諸多機構為什么要加速布局新三板呢?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指出,他們就是希望趕在政策紅利釋放、行情爆發之前卡位成功。2015年可以預見的是,新三板企業數量快速增加、新三板投資門檻降低、競價轉讓制度推出、分層機制出臺、轉板制度落地,新三板的成交量有望大幅提高。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月23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共計1810家。對于2015年,業內普遍預計這一數目年內會接近甚至超過3000家。目前很明顯地感受到,機構資金紛紛涌入,優秀投資標的價值逐步顯現,定向增發、協議轉讓、做市商制度、并購、轉板等多樣化的退出途徑,使得新三板市場熱鬧非凡。
隨著競價交易、分層管理等制度的不斷完善,相信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交易者門檻的降低,更是將整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之水引向新三板,屆時開戶高潮帶來的資金必然推動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整體估值水平上升。
相關市場人士則認為,新三板投資需要引入PE/VC思維和投行思維。新三板有大量初創期、尚未盈利、尚無可比的公司,需要創新并綜合運用多種估值方法。新三板整體估值會上升,但市場內部的分化也將十分突出,這將考驗投資機構的專業水平。
在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看來,目前,個人參與新三板的投資門檻以500萬元為起點,這就將大量散戶投資者排除在外,不利于“新三板”增加在投資市場上的吸引力,也無助于分解A股主板市場的壓力。因此,在新的一年里,監管部門應該考慮降低交易門檻,使新三板能夠深入人心,成為真正的中國式的納斯達克市場。
相關專家提醒,新三板制度建設馬不停蹄,未來3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將突破5000家,總市值萬億元以上,面對新三板,中小企業將蜂擁而入。
面對未來競爭如此激烈,中小企業應未雨綢繆,為新三板掛牌上市積極準備,尋找合適的上市推手是當務之急。新三板英雄會是全國首家服務于中小企業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專業平臺,是國內領先的資本運營專業服務機構,獨創1+N服務模式,提供券商、會所、律所等一體化打包服務的機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上市整體規劃、提供企業財務規范、融資、股權激勵、并購重組等咨詢服務,成為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最有利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