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大風繼續吹。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已達1864家,另有188家申請掛牌企業已獲取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出具的“同意掛牌的函”,這些企業將陸續完成信息披露、股份登記等手續后實現掛牌。上述企業掛牌后,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將突破2000家,已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在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看來,新三板逐步探索適應中小微企業需求的多元化融資協作機制,不斷強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效應初步顯現。新三板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建設風向標
優先股細則即將發布
“新三板私募債、優先股融資規則將很快發布。”謝庚日前透露。現有政策已允許新三板掛牌公司發行優先股。依據2014年3月份證監會發布的《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簡稱《辦法》),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優先股,非上市公眾公司可以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全國股轉系統將要發布的優先股規則是操作性很強的細則。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網名:三板私募)認為,與上市公司比較,新三板掛牌企業發行優先股門檻較低,《辦法》明確,合法規范經營、公司治理機制健全、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非上市公眾公司均可非公開發行優先股。但非上市公眾公司非公開發行優先股,每次發行對象不得超過200人,且相同條款優先股的發行對象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新三板孕育巨大價值
門檻更低、上市程序更簡便、投資者風險承擔能力更強的新三板市場無疑是一個中小企業實現股權融資最好的選擇。
相關專家指出,在當前間接融資主導下的金融制度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很難得到根本性改善。只有跳出原有的間接融資思維,大力發展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市場才是出路。而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864家,總股本727.19億股,總市值突破5000億元,其中近八成都是2014年新掛牌企業。從2014年數據來看,交投已經被激活的新三板市值在2015年還將出現井噴式增長。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分析稱,新三板是通向主板、創業板的綠色通道。主板、創業板上市不僅門檻高、程序繁瑣,而且還要排隊,花時間,還有很大的失敗風險。以創業板為例,現在排隊至少也要等兩年時間。而如果企業先到三板掛牌,將來轉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時就會有很多便利,甚至可能不再需要向證監會報材料,也不用上發審會,只要企業符合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條件,就可以直接到交易所備案轉板。
新三板引來資本追逐
2015年以來,新三板共有211只個股出現上漲,99只個股出現下跌,出現典型的紅肥綠瘦特征。其中,成功實現翻倍的新三板個股有20只,其中還有四只個股漲幅超過10倍。這四只個股中有三只均屬于生物科技板塊,還有一只是信息科技行業。事實上,在新三板市場中,這兩類板塊也一向是資金追逐的熱點。
同時,機構對新三板的關注度也與日俱增。各大券商爭相發布對新三板的研報,公私募、券商資管等機構也正在研究投資于新三板的資管產品。據某舍棄二級市場投身新三板的基金經理透露,由于市場流動性趨于改善,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完善,機構投資者對新三板的興趣空前強烈,預計2015年每個月幾乎都會有新三板資管產品問世。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指出,新三板已在實質上實現了注冊制,對掛牌企業沒有盈利要求。這給互聯網公司、創新研發類公司等前期需要長期的投入、但盈利尚未過臨界點的公司,提供了提前和資本市場對接的機會。
搭建資本對接平臺
隨著新三板的不斷擴容,多數中小企業終于按捺不住紛紛搶灘新三板。事實上,多數中小企業在公司治理、財務稅收、合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問題。掛牌過程中仍需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不同的專業咨詢機構的介入,幫助企業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
毫無疑問,中小企業急需專業機構扶持才能順利掛牌新三板。新三板英雄會是全國首家服務于中小企業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專業平臺,獨創1+N服務模式,提供券商、會所、律所等一體化打包服務的機構,讓企業省時、省力、省心,省錢的同時,幫助中小企業進行上市規劃,財務規范,快速實現上市,愿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做好企業主們的上市推手,成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堅強后盾。
“在新三板大擴容的背景下,中國新舊產業的投融資格局亦正發生巨變,戰略性新興產業受到了空前追捧。新三板的擴容及制度升級,恰好給新興產業與各路資本提供了一個足夠寬裕的對接平臺。”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