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伊始,互聯網金融界硝煙再起。阿 里和騰 訊引起的互聯網紅包大戰已進入白熱化。跨界金融類產品更是如雨后春筍般紛紛上線,為拉攏用戶激烈廝殺。新玩法層出不窮,各種送惠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梳理下這花樣百出的互聯網金融新玩法,年末送惠,看看誰最能以“禮”服人?
跨界金融新玩法:年末送“惠”
誰能拉攏眼球,誰能挖掘用戶欲望,誰就具備強大吸金能力去撬動銀行存款這塊蛋糕。互聯網金融公司深諳此道,于是開始爭先恐后年末送惠,希望能夠以“禮”服人。支付寶和微 信的紅包大戰早早拉開了互聯網金融賀歲的序幕。今年送紅包不僅是微 信和支付寶,不少P2P平臺也加入紅包大派送的陣容。互聯網金融理財直接打起了超高收益牌,有些甚至還推出購買送100元現金等行動。以中國電信添益寶為例,添益定期保-e財寶年匯益1期的收益,就可以達到7.18%。購買還送100元現金。還有海島雙人游、iPhone6大放送。此外,陸金所、有融網等互聯網金融理財也推出了送黃金送現金等各種送惠活動。各種噱頭幾乎在互聯網金融廝殺中被使用殆盡。
紅包、現金券、禮品券、收益券、積分兌換、虛擬貨幣……各種送惠看得眼花繚亂,于是有人發問,是屌絲逆襲的時候到了嗎?
是換取眼球還是引來詬病?
但我們撥開迷霧,激動實踐之后才發現,那些所謂的送“惠”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廣 告。支付寶所謂的5億紅包,中獎率幾率極小不說,中獎最高的竟然是各種面值的優惠券,包括海外游5元優惠券。誰會為了這5元的優惠券去準備個海外游?于是 “支付寶滾出紅包界”一度成為最熱呼聲。
先不說陸金所獎品太過于接地氣,就是5000元的最高大獎針對的也是陸金所某項投資項目,而且名額有限,即極低的中獎率。
還有那500萬元大獎的有融網,僅規則介紹就是長長一大段,還不包各種聲明。仔細研究其規則就會發現,所謂的獎品,前面無不添加 “有機會獲得”字樣。
各種送惠的確是叫人看得目接不暇了,但是最終的大部分送惠還是引來了集體的吐槽:吸引屌絲的目光,賺高富帥的金錢。
以“禮“服人才夠誠意
年末大好時機,百團混戰,羊毛漫天飛舞,已經出了羊毛的“羊”們,到底選擇哪家自己的收益才會最大?
其實跨界金融這個大局,預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成為行業主流。站在時代的前端,不管是bat(百 度、阿 里和騰 訊)上演三國演義,還是網 易、新 浪、蘇寧、小米、聯想、萬達、搜 狐,甚至是四大銀行都緊追快趕,爭取食得上一塊肥膩且爽口的蛋糕。甚至前幾年還在和移 動聯通掐架的中國電信,都在互聯網金融市場推出了一款“添益寶”金融理財產品。不少P2P平臺開始深挖垂直領域,做懂產業的“供應鏈金融”,但也有些P2P平臺獨辟蹊徑,以收益之外的特色拉攏人心。無論是采用哪一種戰略,以“禮”服人才夠誠意。
騰 訊理財通在新年伊始,推出了購買即贈50%的收益促銷活動,凡在2月1日至2月16日15點前,通過活動頁面購買理財通的用戶,可以獲得多送50%的收益;后起之秀投米與世紀佳緣合作,通過多米理財贈世紀佳緣鉆石會員的方式去拉攏人心;另外,中國天翼添益寶推出了豪華海島雙人游抽獎活動,不管是禮值還是獲獎率都要比業內送惠高得多。
市場是殘酷的,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定律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盡管支付寶用戶多,一呼百應,但5億紅包大部分是以“優惠券”、“打折券”等各種“非必要福利”手段發放,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也不是誰都能占到的。后起新秀要想迎頭趕上,只能用實際的收益和實在的獎品吸引用戶。陸金所、有融網等理財的平臺的獎品就比較貼近生活,但對用戶的回報幅度相對較小。在年末送“惠”隊伍中,多米以及電信的添益寶還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