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已成為國務院常務委員會熱點議題。而資本市場則成為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的中流砥柱。
作為中小微企業集中營的新三板,截至3月11日掛牌企業數量已達2069家。更關鍵的是,新三板的融資功能也從疑問跨越至肯定。掛牌后,新三板企業家們從眾多登門拜訪的銀行、風投、PE等資方中篩選合作者, 而無數機構投資者也都競相扎堆新三板進行淘金。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認為,,擴大新三板融資規模同時加快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政策利好引爆市盈率
對比2013年和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看出,2015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而2013年措辭為“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此外,做市商制度新三板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更為凸顯了新三板市場融資的強大功能。2014年8月25日新三板做市交易上線,截至目前,參與做市的新三板企業達179家,成交總額在3月9日一度達到9.36億元,而一周前這一數據僅為2.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三板成為名副其實的股價“白富美”。據統計,新三板收盤價超過40元/股的有19家。其中,2月底成為新三板唯一一家百元股的麟龍股份繼續刷新紀錄,3月11日創出新高129.32元/股。
“融資的前提是有流動性,有退出渠道,做市商制度解決了這兩大難題。”上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表示,雖然新三板市盈率已被托高,但仍有發展空間,未來其平均市盈率可能高于創業板,但也要注意其中的經濟泡沫。
投資機構加速進場步伐
“做市之前,新三板是一個融資能力相對弱的市場。做市之后,新三板不再徒有其表,流動性激發了他的活力。”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北京科創企業投融資聯盟秘書長、三板匯投資公司董事長李浩講道。
相關數據顯示,從去年到今年3月11日,共計完成或運作791筆定增,預計募集資金總額達339億元。其中超過10億元的有3家,分別是創智、九鼎投資、聯訊證券。
“不差錢”的新三板企業業績也大幅提升。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有85家新三板企業公布了2014年年報,其中61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增長超100%的就有26家。其中,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是能為科技,以1857.23%遙遙領先于其他掛牌企業。
入場新三板刻不容緩
這種現象的背后折射出眾多投資機構加速布局新三板的盛況。面對這一局勢,中小微企業邁入新三板領域勢在必行。
新三板英雄會是全國首家服務于中小企業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專業平臺,獨創1+N服務模式,提供券商、會所、律所等一體化打包服務的機構,讓企業省時、省力、省心,省錢的同時,幫助中小企業進行上市規劃,財務規范,快速實現上市,愿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做好企業主們的上市推手,成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堅強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