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盛大開幕,國務 院總理李 克強在政府報告中指出,國家力推“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等內容,讓智能電視也成為了“兩會”的一個熱點。隨著高速帶寬的普及,硬件制造能力的提升,智能電視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三網融合大提速
國務 院總理李 克強在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發展物流快遞,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
按照國務院規劃,2015年是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的最后一年。在工信部日前召開的“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景春表示,將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升級改造,加快開展三網融合業務。
目前,智能化已成為電視機必備的功能。國內寬帶的提升和智能電視的發展,正讓電視逐漸從單純的電視收看工具向家庭智能控制中心、家庭娛樂中心轉變。相對于PC、手機等,大屏幕的智能電視更能滿足消費者對視聽品質的追求,而網速的大幅提升將使電視的用戶體驗得到根本性改變。有數據顯示,86%的消費者考慮購買智能電視。
“中國制造”最強音
國務 院 總理李 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指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李海濱發言指出:“好產品明明是中國生產的,為什么要說成是外國生產的才有市場?”他認為,中國制造已經是世界一流水平。他呼吁,營造國人信任中國品牌的信心,要從政府做起,鼓勵使用國產品牌,從而鼓勵中國創新。
中國電子商會預計,2015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需求將繼續維持在4200萬臺左右。奧維咨詢預測,2015年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將達到85%,這意味著智能電視將新增至少3000萬臺的銷量。
迅猛增長的用戶需求背后,是對智能電視用戶體驗要求的提高。面對新的智能化發展浪潮,國內傳統彩電品牌康佳、海信、TCL、海爾、長虹、創維等明顯加快了互聯網轉型步伐,一方面紛紛與騰 訊、阿 里、愛奇藝、優酷土豆等跨界結盟,推出智能互聯網電視;一方面,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用優質的產品征服市場。“中國制造”已邁開了“創新驅動發展”的腳步。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資彩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正逐漸衰退。隨著松下關閉中國工廠,中國電視市場正“驅逐”洋品牌。彩電業“中國制造”的強勁逆襲,將有力推進“制造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