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成品油價格在新年之初持續下跌。在油價迎來“十三連跌”的同時,汽柴油消費稅也迎來“三連調”,財政部亦宣布再次上調汽柴油消費稅。此前,財政部已在2014年11月28日和2014年12月13日先后兩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對此,財政部稅政司、國家稅務總局貨物與勞務稅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防治大氣污染、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和轉變發展方式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適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有利于合理引導消費需求,促進節約利用石油資源,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
本輪國際油價下跌已持續20多周。短期內油價過低確實會對新能源產業造成一定的沖擊,比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難度較此前明顯增加,國際電動車明星企業特斯拉的股價近期也遭受重創。在當前成品油價“任性下跌”的背景下,有沒有必要繼續加大新能源的開發力度、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須的。事實上,我國成品油消費稅的三連調恰恰是在向市場釋放一個重要信號:即便油價“任性下跌”,傳統石化能源也絕不能“任性消費”。
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商業價值雖因油價連續下跌而有所下降陷入行業周期性低谷,但其長遠戰略意義不可低估。所謂周期,即全球石油供需與價格的趨勢從歷史角度看是有明顯周期的,長期高價與長期低價都不符合規律,如果從中期的觀點看,目前油價正處于低價區間,很多能源資產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調,歷史上很多資本都是抓住了低迷周期的機會進行投資布局,然后才有了幾年后的成功收益。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和推廣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去年11月召開的APEC會議上,中國表示計劃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我國亟須抓住當前較為寬松的能源供需環境,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 命,發揮新能源在減排方面的巨大作用。站在能源結構角度看,全球能源結構除了石油與煤炭外,其他例如天然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之中,能夠在經濟性、規模、環保減排上有較大替代作用的,相當長時期內可能只有天然氣。據國家能源局預計,到2015年,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將從2012年的4.8%提高到8.2%左右。基于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LNG產業近幾年來發展勢頭迅猛,正逐步形成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共同參與的市場格局。
LNG產業的火熱激起各方投資熱情,部分上市公司也積極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快馬加鞭向該領域轉型。廣匯能源、金鴻能源以及廣州發展等企業亦在積極加強LNG布局,地處西南氣源地的升達林業正是典型案例之一。2014年4月,升達林業發布定增公告,擬募集資金用于“彭山縣年產40萬噸清潔能源項目”。升達林業選擇以公司所在地四川為立足點,依托氣源儲備豐富的地緣優勢,通過整合當地優質資源,從利潤較高的環節切入LNG產業鏈。自2013年受讓大股東升達集團旗下的天然氣業務和資產以來,升達林業依托“中海燃氣”的品牌優勢,持續整合LNG產業鏈資源,建設“上游(LNG工廠)--中游(LNG物流)--下游(民 生、工商使用LNG的分銷)”產業鏈作為清潔能源業務長期發展戰略,按長、中、短結合的方式推進液化天然氣生產與銷售、城鎮燃氣(管道輸配)、加氣站與調峰站等三大業務板塊的發展,并已推進多個優質新能源項目儲備。
當前成品油價波動對LNG下游廠商造成的短期沖擊,業內眾多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但根據業內分析師調研反饋,機構觀點普遍認為目前的LNG行業周期性低谷,恰巧為升達林業這類逆市布局的企業提供了低成本收購優質資源的絕佳機遇。同時,業內分析師亦一致認為,受益于國家力推能源結構轉型、節能環保等需求,未來國家將持續出臺政策扶持LNG產業,未來5年內LNG供需放量是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