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華商是一家業務范圍一直圍繞新能源、新節能技術的研發和制造等實體行業的集團公
司。集團的創立也是源于在港口、電力、石油、煤炭等領域多年的市場沉淀。
2014年1月31日由其投資的贏多多網貸平臺新版正式上線。網站顯示公司名稱為中投摩根信息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注冊地在北京海淀區,法人代表人趙倩怡,董事長陳華。
從大型的互聯網公司如阿 里 巴 巴、騰 訊、百 度涉足互聯網金融,到銀行推出類余額寶理財產品,開搶工薪資“零錢包”,2015年大型實業集團公司也開始將自己的觸角伸向這個領域。
2015“實轉非”推動互聯網金融再向小高潮
2015年新年伊始,上海第一代房地產人倪建達辭任上實城開董事會主席,加 盟鉅派投資集團。倪建達傾心金融領域,原因是他始終認為房地產必將與金融越走越近。綠地集團也宣布,將把綠地旗下的商業地產項目包裝成金融產品,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另一巨頭萬達同樣將金融板塊納入集團主業。
贏多多董事長陳華認為,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必然推動實業從業人員向金融行業轉移和布局。物質匱乏時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提供間接融資,金融跟著產業走;物質相對豐富時期,資本將成為驅動產業升級、企業轉型的重要力量。
從80年代起,日本也出現過 “實轉非”的大潮
2013年做電商起家的阿 里 巴 巴、京東,做搜索引擎起家的百 度,做及時通訊起家的騰 訊,觸角伸向金融行業,已經讓我們驚嘆不已,他們對金融行業的參與,把理財這種行為變成了由“西裝革履”的精英變成了“牛仔拖鞋”的小白都可以玩得起的小游戲。但實業出身的人做理財平臺一般會比較踏實、可靠,但在對外宣傳上可能沒有深諳互聯網營 銷方式的百 度、騰 訊、阿 里這些互聯網公司有優勢。“利潤是風控的產物,我們在打造好平臺和風控的前提下,也會將推 廣做好,多向一些互聯網老前輩學習。”贏多多副總經理孔維峰說。
從80年代起,日本也出現過 “實轉非”的大潮。據筆者分析金融板的出現對實業集團其他板塊的發展提供資金流的支持,對整個集團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但是經濟的發展還是應以實業為主。“實轉非”過度也容易造成失業率攀升。